2020東京奧運,台灣摘下2金4銀6銅史上最佳成績,除了選手、教練的努力,運動科學在這次奧運發揮的效果也極為突出,這也讓長期關注運動科學的人士開始倡議,建議政府應該有成立國家級運動科學中心的長遠規劃,不只有助競技成績提升,甚至對於健康與運動產業都會帶來極大的效益。
東奧發揮 選手歸功運科人員功不可沒
今年東奧,台灣選手一共摘下12面獎牌,包括締造紀錄的舉重金牌、拿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的李洋/王麒麟、體操鞍馬銀牌李智凱、柔道銀牌楊勇緯、空手道文姿云⋯等等,他們都在奪牌後的感謝名單中,特別提到國訓中心組成的運科團隊在背後提供的最強後援。
李洋就說出許多選手的心聲,李洋在個人臉書特別提到,他們拿到的金牌背後,其實要感謝國訓中心一群幕後運科英雄成員默默付出,他們就如同選手的「守護神」一般,長期照顧選手、跟隨支援國內外大小賽事,透過專業的治療與修復讓選手得到舒緩,並以縝密的體能規劃建構選手的肌力、爆發力及敏捷能力等體能,讓他們可以應付奧運期間的多場高強度比賽,並可以徹底執行技術及戰術,獲得最後比賽的勝利。
除了體能及訓練規劃之外,運動營養師針對選手個別需求量身打造飲食方案,情蒐人員也在第一時間錄下比賽,並提供下一場對手的即時對戰影片剪輯與分析,讓教練、選手於隔天比賽前能夠先了解對手狀況,擬定相關對戰策略,是致勝關鍵。
奪下奧運銀牌的戴資穎同樣感謝防護員、體能訓練師,從黃金計畫開始就一直陪著她練習、出國,陪在身邊做最後的衝刺。
備戰國際大賽 國訓中心組運科團隊動起來
過去台灣國手參加國際大賽,都有安排運科學人員協助,不過以往都是外聘,或是藉由科技部計畫,以專案計畫形式從旁協助,且只有少數選手受益。一直到2015年國訓中心法人化後,國訓中心才正式在在編制內成立運動科學處。
運動科學處處長何仁育指出,目前國訓中心運科處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運科組,包含傳統生理、力學、營養、體能等;另一部分是醫護組,包括防護員、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等、心理諮商師等。目前正式編制加上計畫聘任人員約有70人左右。
配合東奧黃金計畫選手,國訓中心特別組成運科小組,除了國訓中心防護員、物理治療師肩負重任,另外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相子元擔任運科總召集人,再針對不同重點奪牌項目與選手找專項運科召集人,提供後勤協助,主要以運動科學為主。
如台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洪聰敏是東奧射擊及桌球項目召集人,在本屆東奧主要是提供戰術分析。洪聰敏透露,他們的桌球團隊特別邀請清大運動科學系與資工系學生加入,針對桌球男單林昀儒與林昀儒與鄭怡靜混雙的對手進行賽前影片對手戰術分析。東奧期間,同樣在前一晚由團隊徹夜將隔天對手比賽影片進行科學數據分析,提供教練選手參考。洪聰敏:『(原音)某某對手他在發球的時候,他的發球落點 他在整場比賽裡面統60%發在⋯比如說發在正手發發球,另外剩下20%發正中偏中間的短球,有2%的時候會發到出球,比如說對手主動攻擊第三板他主要會攻哪裡?用什麼方式攻你?這個數據都會呈現,第一板、第三板、第五板這樣一個一個都會出現,一張統計圖整個對手的打法戰術就相當相當清楚。』
舉重部分,為了備戰東京奧運,運科團隊運用智慧型槓鈴軌跡追蹤系統,協助教練追蹤修正選手動作,透過量化參數與軌跡變化,有效預防訓練傷害。
摘下本屆東奧射箭男子團體銀牌的台灣三劍客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在對抗賽前,也在訓練過程中,安排國內運動心理學專家陳若芸為選手製作一系列「意象訓練」影片,強化心理素質,都是奪牌幕後關鍵人物。
另外,長庚醫院團隊也有專門運動醫學醫師與防護員,這幾年也與國訓中心部分選手有很好的合作,提供不少東奧選手必要協助。
仿照日韓 應規劃成立國家級運科中心
也因為今年台灣選手亮眼表現,讓外界看見運動科學的重要性,也因此有了台灣應該成立國家級運動科學的中心的建議呼聲。
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日本國立運動科學中心2001年啟用,成立的目的就在於配合學術專業領域強化與提升日本的運動成績,包含運動科學部、運動醫學部、運動資訊部與運動管理部,中心內還設有多個實驗室以及許多高科技儀器設備,隨時檢測選手的訓練狀態與成果。韓國的運動科學中心更為全面,除了競技項目運科設備,也觸及韓國健康與運動產業。
國訓中心運科小組總召集人相子元指出,運動科學包含傳統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以及運動科技,但現階段國訓中心運科處本身還是以行政人員為主,專業人才編制不夠充足,面對東奧這樣高強度賽事,需要更多人一起協助, 但學術界的老師畢竟也有其正規課程,醫院端的醫護師也可能會隨時回歸正常職務。長遠來看,相子元認為國訓中心還是必須有自己編制內足夠的專業人才、才能提供選手完整有系統的運科協助。
相子元:『(原音)我們的硬體建設已經差不多有雛型了,所以我覺得現在國家投入資源應該放在軟體,就是包含這些人才,那運動科學就是裡面最重要的,因為光有那些空間,你要是沒有人去協助他們其實是不夠的,所以我是覺得可以逐步,一步一步到位,因為你立刻要成立一個跟國訓中心平行的運科中心,我覺得不是那麼容易,比如說我們可以從現有的國訓中心裡面的運科處去慢慢擴編,再另外成立任務編組的小組去規劃運科中心的人力,慢慢把這些人才都聚集起來,以後再來變成完整的中心,這樣也是可以,所以就逐步這樣慢慢做。』
多次受邀擔任國訓中心運科團隊成員的洪聰敏也認為,唯有成立國家級運科中心,才可能有足夠經費招聘到專業的人才協助選手上前線打戰。洪聰敏:『(原音)如果說我們國家可以成立運科中心,運動科學中心,你成立這樣的中心、組織,你才能聘專業的人,我覺得這件事情蠻重要,因為像這麼多不同領域,你說管身體素質,管心理素質,這些都要找受到專業訓練的人做這些事情,所以這就不是一般人做得來,要找這麼多厲害的人進來,一定要讓他有一個舞台,而且要有相對等應該給的薪資水平,你才能吸引這個人才,因為這是現場要拼輸贏嘛。』
國訓中心運科處處長何仁育對於學術界期待能成立國家級的運科中心也表示樂觀其成,不過他也強調,不可能一步到位,但若國訓中心如能先招聘一些研究型運科人員進行硬體的開發,也能讓教練選手對於這樣的運科協助模式更理解、更信任,之後再成立運科中心相信效果會更好。何仁育:『(原音)如果說研究的部分,我們在這邊可以招募一些研究的人員,做一些比如選手在一些軟硬體上的需要開發,或是可能針對支援內容,有一個等於他後面做一下統整,給前線實務人員做一個搭配 我覺得都會更好,這個我覺得是一個過渡期啦,因為這些東西你沒做好,你說你一下子要成立我就要成立一個運科中心,看起來好像很好,可是我覺得中間這些部分是要幫忙去銜接,就像我說的,你也讓這樣的支援模式越來越讓教練選手知道我們中間的支援模式,更接受之後,再來成立運科中心 就可以像他們講的,可能跟日本跟韓國、澳洲、英國這些,它們大概就會比較有點類似這樣。』
不只競技 運科中心對健康與運動產業都有助益
國訓中心組成運科團隊協助選手,是為了在國際上取得好成績,但實際上運動科學能發揮的效應絕對不只在競賽成績。台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洪聰敏就說,韓國的運科中心除了競技之外,也把運動科學應用在健康與運動產業上,效果都相當好,值得台灣參考。
洪聰敏強調,運科的知識如果能應用在基層的訓練,從下扎根,培養他們對於運科的基本觀念,對自我保護或是訓練成績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未來進入國訓中心也更能接受運科團隊的協助,效益加成。
若是用在能將運科中心know-how用在產業上,更可能刺激運動產業發展。國訓中心運科小組總召集人相子元透露,他過去曾幫NIKE總部協助幫選手設計運動鞋,後來NIKE將些設計轉換成一般人可以穿的運動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若能將運科知識普及化,推廣到全民,同樣對於全民健康、運動產業都會有極大的效益,可說是三贏局面。
成立國家級運科中心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政府確實是時候認真思考,更應加強力道,逐步擴編現有國訓中心運科處的人力,讓更多選手都能在運動科學協助下締造佳績,未來若能進一步將運科知識推廣到全民,相信健康產業、運動產業也會跟著受益,一舉數得。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江昭倫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