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與奧運的那些年 國際賽事強化港人愛國心策略漸失效

395
香港特區政府要透過免費放送東奧賽事,來提升港人對國家的認同。(圖:foter)

香港特區政府近來大力推行各項政策,要加強港人的愛國心,現在更將這個念頭放到將於7月底登場的東京奧運上,要透過免費放送賽事,來提升港人對國家的認同;不過,在北京當局對香港民主人士升高打壓之下,這類想藉由國際賽事凝聚人心的策略,尤其讓年輕族群不買單。

藉國家隊增強愛國心 港府免費放送東奧賽事 

在北京當局升高對香港民主運動打壓,包括以港區國安法極力剷除異議人士之際,香港特區政府近來大力推行各項政策,要強化香港人的愛國心,例如,在各級學校推行愛國教育,以及要求公務員簽署效忠特區政府的聲明,結果有100多名公務員因不願簽署這項聲明而遭到辭退。然而,在當局打造港人愛國心的工程如火如荼的進行下,其中一項受到關注的策略是,港府想藉由奧運賽事期間產生的凝聚力,來加強香港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5月18日宣佈,特區政府已買下2020東京奧運的轉播權,香港居民將可於5個電視頻道上免費收看奧運賽事轉播,同時「展現對國家和地區運動員的支持。」

林鄭並說,這項舉措大受歡迎,特別是體育界。親北京的港區人大常委譚耀宗更做出進一步建議,他說,「為了香港人民」,港府未來應買下所有奧運的轉播權。

譚耀宗說,「人們可以看到中國國家隊和香港隊,而且為他們加油,這件事很好。」

一名林鄭月娥在行政會議的顧問匿名表示,奧運賽事轉播可讓香港居民在疫情間稍微放鬆,他表示,「我不會說奧運可以增強人們的國家認同,像是在2008年一樣,不過這畢竟不是一件壞事,人們可以收看轉播,討論疫情之外的事。」

港人愛國心北京奧運達高點

反對派人士和學者則質疑這其中暗藏的政治目的。他們警告,任何想要藉由奧運盛會來加強港人的國家認同,或緩解當局與人民之間緊張的嘗試,必將失敗。

學者們說,奧運和世界盃足球賽這類國際體育賽事過去一直能有效提高國民的愛國心,不過,其有效性仍取決於人們當時對政府的看法。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告訴南華早報,當局還是無法掌握當前的政治氛圍,對於官方極力推行的政策,港人現在是冷漠以對。

鍾劍華說,「人們只會把奧運當作是其他電視節目,年輕人甚至沒有興趣收看。」他並指出,香港社會氛圍的改變,在當局於2003年首次想就基本法23條推動立法受挫後,港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時曾充滿希望,但是,他說,「這股樂觀主義已經在過去10年消失殆盡。」

港府和北京當局在升高的打壓行動中失去香港民心。(資料照/Joseph Chan/Unsplash)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CUHK)亞太研究所先前的一項研究,港人對國家的認同在舉辦北京奧運的2008年達到巔峰;然而,中文大學近年來並未再做過相關調查。

參與當年這份研究的前中大教授趙永佳說,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的10年間,香港有較自由派的特區政府,在這段期間,以國際賽事來加強港人的愛國心有明顯的效果。

趙永佳指出,「這股正向情感在2008年達到巔峰。當年5月,人們同情汶川大地震的受災者,到了8月,轉而對北京奧運展現支持。」然而,隨著此後的許多政治危機接連爆發, 這股愛國情感逐漸、且無可避免地消逝。

時空轉變 國際賽事難強化愛國心

事實上,中國選手過去在奧運奪得獎牌後,港人也感到共同分享這份榮耀。中國知名前體操選手李寧,便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奪得金牌後,在香港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香港人過去在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於國際賽事出賽時,也會聚集在家中甚至擠到電子產品店緊盯比賽轉播,當時在街頭還可以聽到加油和喝采的聲音。

不過,南華早報指出,港人在意中國國家隊賽事表現的日子,在過去幾年已愈少看見。

到了2016年的里約奧運,香港已歷經爭取真普選的雨傘運動,以及看到越加升高的本土意識;當時在社群媒體上,香港網友唱衰中國國家隊的言論層出不窮。

過去北京當局推動的另一個加強港人愛國心的「軟性策略」,是安排奪得奧運獎牌的選手到香港訪問。 鍾劍華觀察, 這種策略也已經「越來越失效」,只有支持政府的人會樂在其中。

鍾劍華說,從民調數據來看,港人自我認同是中國人的比例沒有明顯增加,不過,對林鄭政府深感不滿的人愈來愈多。他補充說,在18歲至29歲的港人中,只有4%的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他指出,港區實施國安法是一大原因,「但是人們也不滿意(林鄭)政府」,在林鄭的領導下,香港受到疫情的劇烈衝擊,面臨高失業率。

最關鍵的是,港府和北京當局已在升高的打壓行動中失去香港民心,而在種種因素加乘之下,這類想藉由國際賽事凝聚人心的策略,可以想見,未來將更難奏效。

 延伸閱讀 

為東奧準備 日本為年長者開啟大型疫苗接種中心
談記者的「罪」!香港記協:往後日子只有更差
黃色經濟圈「寶刀未老」 中共逐漸走上不歸路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張雅涵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