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凌晨四時,士兵自人民大會堂衝出,一邊開火一邊推進。(六四檔案1989.6.4)

1989年6月3日晚上,戒嚴部隊開始實施天安門廣場武力清場行動,第38集團軍沿著西長安街向天安門廣場開進,最先接到開槍命令,最先奉命開槍鎮壓,在木樨地、複興門立交橋、西單路口開槍濫射,民眾死傷慘重。

6月3日下午3點鐘,第38集團軍代軍長張美遠趕赴位於北京郊區西山的北京軍區司令部開會,受領挺進天安門廣場的任務。下午5點鐘,張美遠在北京軍區司令部通過電話向第38集團軍政治委員王福義轉達了北京軍區的命令:第38集團軍部隊必須於當晚10時前在西長安街上的軍事博物館以東路段完成集結編隊,然後以第38集團軍、第63集團軍2個集團軍的建制,由第38集團軍為先導,沿著西長安街由西往東向天安門廣場開進,如遇障礙則強行排除,務必按時到達天安門廣場。

第38集團軍指揮部決定:代軍長張美遠、軍政治部主任李之雲率領集團軍前進指揮部在部隊前面組織防暴排障,軍政治委員王福義、軍參謀長劉丕訓在先頭師居中位置實施統一指揮和對上聯絡,軍後勤部楊部長帶領集團軍後方指揮部接應部隊,組織供應,救治傷員。集團軍後方指揮部設立在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兵部的機關大院裏,集團軍直屬炮兵旅部分官兵留守,擔任預備隊。

部隊把學生當敵人 面露凶光、殺聲震天

為了鼓舞士氣,第38集團軍指揮部要求各級軍官在部隊開進時務必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同時重申所有的軍官務必按照軍銜級別佩戴肩章,亮明身份帶領部隊完成挺進天安門廣場的任務。各部隊出發前均舉行了誓師儀式,由指揮官帶領全體官兵宣誓。據在場人士透露,誓師儀式上,部隊官兵們目露凶光,殺聲震天,令人不寒而栗。

北京軍區特意派遣一個指揮組到第38集團軍擔任「監軍」任務,成員有軍區副司令員齊連運、軍區副政治委員陳培民、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劉存康、軍區訓練部王部長等人。北京軍區指揮組靠前直接指揮第38集團軍部隊,這與其他各路挺進天安門廣場部隊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方面顯示對第38集團軍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在發生第38集團軍軍長徐勤先抗命事件之後對第38集團軍不放心。

當晚8時30分,第38集團軍步兵第112師奉命從臨時駐地出發,任務是掩護第38集團軍所屬部隊在軍事博物館一帶集結,並在挺進天安門廣場時負責先頭開路。當晚9時左右,步兵第112師前進指揮部率領3個團和師直屬偵察營、工兵營,到達軍事博物館以東的丁字路口集結,占領了軍事博物館以東預定的出發地域,掩護整個集團軍部隊在此處集結編隊。步兵第112師部隊分別駐紮在北京市海澱區的五棵松、翠微路、萬壽路一帶的解放軍各總部、各軍兵種的機關大院裏,距離軍事博物館不遠。

當晚9時30分,第38集團軍部隊比預定的出發時間提前半小時,從軍事博物館前出發,部隊沿著西長安街由西往東浩浩蕩蕩地向天安門廣場挺進。部隊走出不遠,突然又停止不前,因為在前邊率領部隊開進的代軍長張美遠臨時奉命到軍事博物館開會,由北京軍區司令員周衣冰、政治委員劉振華坐鎮指揮的北京軍區前進指揮部設在軍事博物館。代軍長張美遠很快從軍事博物館返回,重新在部隊前面指揮官兵排障開路。北京軍區指揮組的成員們一直與集團軍指揮部王福義等人在一起,一邊觀察情況,一邊組織指揮。

在軍事博物館與木樨地之間,集聚了數以萬計的民眾和學生,但仍然無法阻擋第38集團軍強行向天安門廣場開進,有民眾放火點燃了橫置在西長安街上的幾輛公共汽車,形成一道火牆,以阻擋部隊繼續開進。步兵第112師師長於承海等人指揮防暴隊官兵排除燃燒的車輛,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和民眾試圖衝上前去予以阻止,但遭到部隊官兵的猛烈反擊,數十次的衝擊都沒有成功。


穿迷彩軍服的特種作戰部隊士兵衝上人民英雄紀念碑驅趕學生。(六四檔案1989.6.4)

在木樨地,第38集團軍遇到了開進過程中最頑強的阻攔,一批又一批民眾不顧生死地往前衝,試圖阻擋第38集團軍開進。民眾用公共汽車、卡車、電車等交叉橫排成三道車障,當第38集團軍官兵強行突進時,有民眾將車障點燃了,霎那間濃煙翻滾,火焰躥起來幾丈高。也就是在木樨地,第38集團軍官兵開始大規模地開槍,哪裏有民眾呼喊口號,子彈就射向哪裏;哪裏有民眾投擲磚頭石塊,子彈就射向哪裏,甚至毫不猶豫地向道路兩邊的高層建築物開槍掃射,就連居住著中共高級幹部的第22號樓(俗稱「部長樓」)也遭到掃射,死傷多人,其中一個死難者是中國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關山複的女婿尹進。木樨地一帶民眾傷亡慘重,成為六四屠殺事件中民眾死傷最為慘重的地點,「天安門母親」群體尋找到的202位死難者,其中就有35位遇難於木樨地。

解放軍殺紅眼 民眾只能擲石塊、堵車反抗

在第38集團軍開進的過程中,多輛部隊宣傳車反複廣播戒嚴部隊指揮部的「緊急通告」,第38集團軍官兵一邊齊聲高呼:「嚴懲暴徒!」「如遇阻攔,堅決反擊」等口號,一邊開槍射擊,震懾著民眾們不敢上前攔阻,只能躲閃在西長安街兩邊的花壇後、黑暗處,發出一陣又一陣的抗議呼喊,或是投擲石頭和磚塊。石頭和磚塊根本阻擋不了全副武裝的軍隊,對頭戴鋼盔的第38集團軍官兵也造成不了大的傷害。

在西長安街上的複興門立交橋,數以千計的民眾將公共汽車、卡車、拖車分成三層橫置在路上。當晚11時40分,眼看著第38集團軍官兵殺氣騰騰地逼近,民眾們點火焚燒橫置在路上的汽車,步兵第112師師長於承海指揮官兵們衝上前去,開槍驅散了民眾。

在西長安街上的西單路口,那裏橫放著十幾輛燃燒著的汽車,濃煙烈火封鎖了整個路口,令人難以靠近。代軍長張美遠命令裝甲車開上去撞開汽車火障。先上去一輛裝甲車沒能撞動,又調上去一輛裝甲車,兩輛裝甲車同時開足馬力,把左側的公共汽車撞到路口東北角上,終於打開了通道。官兵們紛紛開槍驅散試圖阻擋的民眾,迅猛通過西單路口,很快推進到新華門附近的六部口。新華門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中南海的南大門。


六四早上軍隊在長安街上掃射,市民抵抗。照片中可見數名市民中彈躺在長安街上,其他人在搶救傷員。(六四檔案1989.6.4)

第38集團軍先頭部隊抵達六部口的時間是6月4日淩晨零時50分。學生和民眾在六部口設置了通往天安門廣場的最後一道障礙,官兵們開槍驅散了數千名不肯離去的學生和民眾,拆除了由5輛燃燒著的公共汽車和鐵柵欄所組成的路障,導引後續部隊陸續通過,挺進到新華門前。此時,有一群學生和民眾正在新華門前呼喊抗議屠殺的口號,步兵第112師直屬偵察營的官兵凶猛地撲上前去,以嫻熟的擒拿格鬥技術,迅速制服了這一群學生和民眾。

從6月4日淩晨 1時30分開始,第38集團軍部隊的10800名官兵、45輛裝甲車和數百輛軍車,陸續抵達天安門廣場北側,集結在天安門城樓的金水橋前。作為成建制的集團軍,第38集團軍第一個抵達天安門廣場,為天安門廣場清場行動立下了首功。在步兵第113師某團第3營官兵的簇擁下,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齊連運通過軍用電臺,情緒激動地向戒嚴部隊指揮部報告了部隊抵達天安門廣場的「喜訊」。\

千古罪人 38集團軍步兵113師最先開槍

在所有的戒嚴部隊中最先開槍殺人的是第38集團軍,而第38集團軍中最先開槍殺人的是步兵第113師。

6月3日晚上7時25分,步兵第113師的四個團奉命從位於北京市豐臺區的駐地西倉庫乘車出發,趕往軍事博物館前集結,開進到翠微路附近的五棵松路口時,遭到大批民眾的阻攔。先頭團步兵第337團政治委員張明光命令官兵們下車徒步強行突進。圍堵的民眾雖然無以計數,但男女老少的,又沒有有效的組織,無法抵達身強力壯的部隊官兵的強力突擊,多數被迫退到馬路兩側,或憤怒或激情地呼喊「不許鎮壓學生」、「這裏是首都,不是老山前線」等口號,有的民眾開始用磚頭石塊投擲部隊官兵。張明光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鎮壓暴亂,奪路開進!」先頭團官兵兩面夾擊圍堵的民眾,勢如破竹,通道終於被打開。只花了40分鐘,4個團部隊的100餘輛軍車,連同第63集團軍的100餘輛軍車,全都通過了五棵松路口。

此前在翠微路,步兵第113師曾經開槍驅散民眾。在中國官方書籍《共和國衛士——首都戒嚴部隊英雄模範事跡匯編》刊載的文章《太陽系裏一顆星——記獲「共和國衛士」榮譽稱號的某部幹事王強》中有這麼一段記載:「炮兵團拐進了翠微路。團部指揮車後面,砰然一聲槍響。嶽中強團長對著步話機驚問出了什麼情況。一位營長的聲音傳來:有個暴徒要燒指揮車,不得已鳴槍警告,把他嚇跑了。」

不准搶救、不准輸血 宋曉明首遇難

目前已知的第一個六四屠殺事件的遇難者是中國航天部第二研究院283廠的技術工人宋曉明,第二研究院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五棵松附近。6月3日晚上10時左右,宋曉明行走在五棵松十字路口西南方向的人行道上,正好遇到步兵第113師的車隊從南邊開過來,有官兵在軍車上向路旁呼喊抗議口號的民眾開槍射擊,一顆子彈穿透宋曉明的大腿根部動脈,頓時血流如注。宋曉明被民眾送到了附近的301醫院(解放軍總醫院),駐紮在301醫院的戒嚴部隊軍人持槍嚴厲警告醫生不准搶救,不准輸血,終因流血過多而死亡,年僅32歲。

作者》吳仁華  1989六四民運參與者,歷史文獻學者,著有《六四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六四屠殺內幕解密: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六四事件全程實錄》。

 
 

新聞引據: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