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鬥團體23日呼籲,政府要有下一波紓困政策。圖為行政院急難紓困金。(RTI)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延至7月12日,工鬥團體今天(23日)指出,紓困4.0多採用一次性補貼,現在三級警戒又將延後,持續衝擊勞動市場,呼籲政府要有下一波紓困政策,且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要做足長遠規劃。

工鬥團體自5月底至今提出多項訴求,部分有獲得回應,包括「放寬自營作業者補助門檻」、「制定部分工時勞工補助方案」,以及「落實拿紓困不裁員、違法解僱不補助政策」等。

不過,未被處理的區塊則包括「公開企業申請紓困資料」、「受僱勞工要有申請紓困發動權」、「建立防疫基礎產業集體協商機制」。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李虹妏就直言,希望「紓困4.0精進措施」能採納相關建議。

對於全國三級警戒延至7月12日,李虹妏也指出,政府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便擬定紓困4.0方案原屬好意,但多採用一次性補貼,顯示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並沒有做足長遠規劃。李虹妏說:『(原音)政府應該要往長期、拉長戰線去思考,就是疫情接下來會怎麼發展,我們沒辦法完全掌握;就算開始緩解,對勞工或是對產業的傷害都是必須納入考量的,所以我們才說要做長遠規劃,而不是停留在一次性補貼。』

此外,他們也建議政策資源應做精準配置,即時補強受疫情衝擊產生的社會漏洞、協助嚴峻產業渡過難關;還有政策目標應以維持就業穩定、維繫產業生存為首要目標,避免關廠潮及失業潮衍生更大社會成本;同時,也應強化對於疫情下失業救濟和再就業的協助力度。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楊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