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6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例,總計343例,並新增36例死亡案例,死亡率飆破2%。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台灣死亡率看起來已經超越全球,但這是因為這一波染疫族群由過去的年輕人,轉為中高齡為主,且幾乎都帶有慢性疾病所致,而這也和醫療量能吃緊有關。不過,他強調,如要比較各地死亡率,不能單看數字,須以同一個族群、同一個比較基礎,才能相比。
國內疫情持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本土病例,另有8例校正回歸本土個案,總計343例,並新增36例死亡案例。由於校正回歸個案已剩極微量,指揮中心也決定,7日起將不再公布校正回歸個案。
本日343例中,以新北市160例最多,其次為發生電子廠群聚感染的苗栗縣有75例,台北市64例、桃園市16例、宜蘭9例,而雲林縣、高雄市、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基隆、台中市及臺南各2例,嘉義市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19例中,剩下7例關聯不明、5例疫調中。
指揮中心說明,此次新增36例死亡個案,共22男、14女,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為5月7日至6月1日,死亡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4日。由於全台染疫死亡人數累計達260人,致死率已由先前兩週的1.1%升破2%。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回應,看起來台灣染疫死亡率「好像已經超過全球」,但不能這麼簡化做比較,因為要看感染族群、慢性病史等;過去台灣主要染疫族群是年輕人,死亡率自然比較低,現在多為中高齡長者確診,又幾乎都有慢性病,才造成死亡率拉高,另外這也與台灣醫護量能吃緊,一個重症患者需要多名醫護有關。他說:『(原因)全球整體來看他一定是各種年齡層都有、混在一起的,所以這樣的比較有時候不是完全的,在科學上我們不能這麼簡單就這樣完全比較。此外當然我們還是注意到說,我們最近在疫情高峰過後的大概10天到2個禮拜這期間,確實會是傳統大家都注意到的,就是會死亡會比較進到比較高峰的階段,所以這個是我們密切觀察的部分。』
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說,為降低致死率,除了加速疫苗施打外,第二道防線則是要購買單株抗體藥物,減少由輕症轉為重症的人數,並且要大量儲備重症藥物,如瑞德西韋,讓重症患者得到最好的醫療,最後則是要請專家多交換心得,來尋求最好的照顧,以降低致死率。
至於全國三級防疫警戒是否延長,陳時中強調,下週會由行政院統一說明。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謝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