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血腥鎮壓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已經30年,中國政府升高對人權人士的壓制,已經使這些示威者當年追求的目標,越來越遙遠。
七大民主訴求 實現遙遙無期
1989年4月,也就是中國領導人下令軍隊清理天安門示威群眾前數星期,數以萬計的學生提出七項主要訴求,包括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公布領導人財產,以及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等。
基於這些要求,示威學生完成一座高10公尺的「民主之神」雕像;仿照美國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的形象矗立在天安門廣場,與毛澤東像對望。學生們並印製了大量的傳單,宣傳他們的理念。他們無懼當局宣布戒嚴,堅持呼籲改革貪污的政府以及改善越來越不平等的社會。
但最終,中國政府在6月4日下令軍隊對自己的人民開槍。
六四事件屆滿30週年,人權人士表示,儘管經濟發展催生了中國的公民社會,但是近10年卻受政府打壓。
八九民運學生領袖邵江,曾參與擬定七大訴求,目前流亡英國。他在倫敦告訴路透社:「現在的情況比1989年糟很多很多。」
加強箝制 中國有如大型監獄
邵江指出:「中國政府已經把中國變成一個大型監獄。」他指的是西部新疆地區有百萬甚至更多的維吾爾穆斯林少數民族被關押,以及政府擴大維穩政策監控異議人士。
中國聲稱新疆的「再教育營」是職業訓練中心,並合理化類似戒嚴的營區狀況。假反恐之名,進行大規模監視、警察巡邏、採集DNA等。
儘管中國的憲法明文保障言論、宗教、集會自由,但類似1989年的大規模政治示威,在今日的中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藉由複雜的數位監視系統,即使是小型的示威都會很快遭警方遏止。
即使是政治主張較緩和的倡議者,也會和當局衝突。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AI)中國問題研究員潘嘉偉(Patrick Poon)表示:「只有非常勇敢的強硬派維權人士」才敢提出關於中國政府治理的問題。這類行動本身已成為當局的目標。
不止政治 社會議題也難發聲
去年,中國當局採取行動,制止校園內發生的反性侵和性騷擾的「我也是」運動 (#MeToo),取消遊行,並審查網路上支持女權運動的貼文;中國當局也逮捕部分頂尖大學的馬克思主義活躍學生,因為他們支持深圳市的工人爭取成立獨立工會。
部份學生至今仍下落不明。
中國在2016年制定關於外國非政府組織的法律,對中國數百個組織設下限制,迫使其中部份組織因此停止運作、取消活動以及之前的合作關係。
一位不願具名的外國環境研究人員告訴路透社,由於中國贊助商為避免觸法而避開,導致她的慈善團體無法資助中國瀕危物種的保育工作。
國際人權運動人士指出,由於中國人民教育程度提升、漸趨富裕和權利意識升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2年掌權以後,便加強封鎖人民提出的政治訴求。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中國研究員王亞秋指出:「權利意識正在提升,公民社會被賦權,中國共產黨認為這是對其統治的重大威脅,因此開始加強箝制。」王亞秋提到,中國自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重新鎮壓律師和維權人士。
王亞秋表示:「(天安門)民運人士渴盼的價值,如今更遙不可及。」
六四事件週年在中國仍是禁忌,中國政府不會提及。但在5月30日,國防部罕見的以「鎮壓」一詞來回應當時軍方處理天安門示威者的行動。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5月30日表示,不同意媒體稱解放軍當年的行動是鎮壓,而中國30年所取得的成就,就是軍方對此問題的答案。
經濟崛起 服從做交換
中國當局從未提供1989年事件的確切死亡人數,但人權團體和目擊者表示,可能是數千人。
在這些年,中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讓數以百萬人民脫離貧窮。
目前住在台灣的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吾爾開希告訴路透社:「從(六四)那天起,他們說:『好吧,我們會給你們經濟自由。但你們要服從做為交換。』」
這意味著遏止對中國共產黨的挑戰,包括在習近平當政下,數十位維權律師和社運人士遭到監禁。
在六四30週年接近之際,中國網路公司的檢查人員表示,在機器學習和聲音影像辨識的協助下,對和1989年鎮壓相關內容的偵查和封鎖,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準確程度。
中國共產黨也緊縮了大學校園的學術自由。
習近平也承認,貪腐嚴重將危及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但在2014年,習近平加強打貪的同時,卻也把一些要求高官公布財產的維權人士放進監獄。而這正是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示威者的訴求之一。
中國太強不敢得罪 全球民主陷危機
習近平在2018年廢除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鞏固其領導地位,成為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有權力的人,可以無限期的繼續掌權。
邵江說,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世界未能追究中國在天安門事件的責任。北京奧運讓中國躋身國際舞台。
住在倫敦的邵江,曾在2015年因抗議習近平訪英而遭英國警方短暫逮捕。他表示,中國領導人因為經濟力量增強而更為大膽,世界上許多頂尖企業和政治人物也因為認為中國太強大而不敢指責。
邵江指出:「如今,民主政治不只在中國面臨問題。如果中國成為全球強國,民主將難以生存。」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楊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