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大事記

編按:香港民眾因為反對通過《逃犯條例》修改草案(又稱「送中條例」),而從六月初爆發的大規模抗爭,已從反對單一法案擴大到爭取全面民主選舉;在此期間,警方共拘捕1,453人,超過136人遭到檢控(至9月16日為止)。這次運動被視為是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為使讀者全面掌握反送中實況,以下依時間順序,整理事件主要經過。

背景
2019年2月12日:香港保安局宣佈將修改《逃犯條例》和《刑事互助條例》,強調此修訂源於一年前發生在台灣的港女潘曉穎命案,預計將刪除引渡條例不適用於中國大陸、澳門與台灣的限制。由於同時放寬引渡嫌犯到中國的限制,引發各界關注。

 

2月21日:陸委會表示,此次修法具有政治意圖,表面上是為了讓香港籍嫌犯引渡到台灣受審,實際意圖是將在港的台灣人,以任何罪名為由直接移送到中國受審。

首次群眾抗議
3月31日: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發起示威,1萬多人從灣仔遊行至港府總部抗議。

4月3日:香港政府將「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提交立法會進行一讀及二讀。

4月28日:民陣發動「反送中」大遊行,13萬人上街要求取消修例。

第一場百萬人示威
6月9日:民陣發起「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103萬人走上街頭。

首次爆發流血衝突
6月12日:香港民間發動「三罷(罷工、罷市、罷課)」行動,並包圍立法會,力阻「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恢復二讀,大會議程最後被迫取消;香港警方當天強力清場,在沒有警告情況下,首次向示威者開槍發射橡膠子彈、布袋彈與催淚瓦斯,至少造成72人受傷。

暫緩修例
6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無限期暫緩」修例,但香港人民強烈質疑「暫緩」,隨時可能恢復審議。

兩百萬人示威
6月16日:民陣提出「撤回送中惡法」等五大訴求,號召「黑色大遊行」,約200萬人響應,創下香港歷史紀錄。

佔領立法會
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二十二週年,民陣發動「撤回惡法,林鄭下台」遊行,55萬人響應;部分示威者晚間一度攻佔立法會。

元朗無差別攻擊
7月21日:民陣發起遊行,43萬人響應;部分示威者包圍中國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港鐵元朗站晚間發生白衣暴徒無差別襲擊,包括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在內,至少45人受傷。警方因為處理消極而備受質疑。

8月11日:香港民間持續「全城快閃抗爭」運動,近萬人參與;警方在港鐵葵芳站發射催淚彈,並在尖沙咀衝突期間,造成一名女子右眼受傷。

首次佔領機場
8月12日、13日:香港民間發起「警察還眼」行動與「萬人接機」靜坐活動,癱瘓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

集會人數創紀錄
8月18日:民陣發起「流水式集會」,170萬人參加,創下香港歷來集會人數最高紀錄。

太子站事件
8月31日:民眾再度集會遊行,部份人群前往中聯辦與政府總部方向聚集,遭警方以催淚彈驅散,警方並出動水砲車,首次噴射摻有藍色顏料的高壓水柱;晚間地鐵站多處遭到破壞,港警進入太子站拘捕示威者,並進入車廂無差別暴打民眾。事後網上流傳太子站內有人被警察毆打至死。

大三罷
9月2日、3日:香港民間發動「大三罷」(罷工、罷課、罷市)行動,敦促港府回應反送中運動五大訴求。

港府撤回修例
9月4日: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法草案,但未正面回應其他4項訴求。抗議者表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繼續爭取更廣泛的民主。

民間持續抗爭
9月8日:數以千計香港市民聚集中環的遮打花園,參加「香港人權與民主祈禱會」集會,並遊行至美國駐港總領館,敦促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9月9日,包括特首林鄭月娥母校多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在內的200家中學的學生和校友在上課前結成人鏈,誓言「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爭取國際支持
9月17日: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與常委羅冠聰,以及香港歌手何韻詩、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呼籲支持香港民眾的反送中運動,並敦促美國國會盡快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力挺反送中,表示國會兩黨將儘快審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五大訴求】

一、撤回《逃犯條例》修訂。
二、釋放被捕示威者。
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民衝突。
四、收回暴動定義。
五、盡快實行雙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