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戰爭仍未有止戰跡象,《金融時報》引述美智庫報告指出,隨著俄羅斯對武器生產的需求增加以及西方日益嚴格的制裁和出口管制下,俄羅斯正在利用神秘買家網絡,在中國市場尋找二手工具機。
報導指出,華盛頓智庫高級國防研究中心(C4ADS)發現了這些影子貿易,該中心表示,複雜的採購安排表明俄羅斯有能力生產高精度工具的說法可能是「誇大的」。智庫研究人員發現,俄羅斯獲取這些精密機械的秘密管道是透過不透明的公司網路進行,取得過去賣到中國,在銷售數十年後仍留在當地的西方製造舊的高階工具機庫存,再銷售到俄羅斯使用。
主導這份報告的C4ADS分析師馬加德(Allen Maggard)表示,俄羅斯武器製造商正在「爭先恐後地利用一切可以獲得的資源來擴大生產能力」。
地下網絡為俄國找貨出口
C4ADS指證出一家經《金融時報》查證的一個採購網絡,是以俄羅斯企業AMG為首,這家AMG公司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擴大對日本高階工具機製造商津上精密(Tsugami)的數位控制(CNC)工具機進口,這家俄國軍事供應商早在去年遭到美國制裁,報導指出,這種工具機對國防工業相當重要,因為可以讓金屬製造更具自動化與高精度。
報導指出,津上精密的機器已經被確認在各種軍事設施中使用,今年三月,俄羅斯國防部長謝蓋爾在一家生產巡弋飛彈零件工廠裡,正站在一台疑似津上精密的機器前。
報告中還點名2家參與交易的供應商Amegino和ELE Technology,報告指出,這2家公司在俄羅斯採購業務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Amegino是經理人,委託ELE等中國供應商將貨物從中國運往俄羅斯。C4ADS獲得的文件顯示,Amegino在2023年初安排ELE向俄羅斯出口價值達270萬美元貨物。
但津上精密向《金融時報》表示,公司並未直接供應ELE任何貨物。不過據ELE網站稱,目前正在銷售兩台二手Tsugami機器,分別是2001年和2005年製造的。
老舊西方工具機仍可生產武器零組件
馬佳德表示,「我們看到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工具機被進口到俄羅斯,這說明二手市場缺乏適法性,更不用說製造商不太可能關心他們的產品售出後最終去了哪裡,而即便這些工具機有二、三十年歷史,也不代表它們就無法生產武器零組件。」
報導指出,日本津上精密依賴中國市場已有約20年。一位與該公司相關的人士估計,全球有20萬台津上的機器,其中,中國有超過10萬台。在疫情爆發之前,津上精密曾試圖利用中國要成為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提高對中銷售,2023年津上精密有6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而自2022年津上精密的官方供應商撤出俄羅斯之後,俄羅斯便瞄準此一目標。
此外,海關紀錄也顯示,另一家俄羅斯公司UMIC則採購了以色列、日本、韓國、德國、瑞典和瑞士等國家製造的價值290萬美元的工具機和零件,報告指出,在所有情況下,設備都是從中國運來並透過中國的貿易夥伴以人民幣購買的。
新聞引據:、金融時報
撰稿編輯:陳文蔚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