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24日迎來了其對抗俄羅斯入侵戰爭以來最慘淡的週年紀念日,烏軍正在戰場上承受著巨大壓力,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顯然擁抱克里姆林宮,逆轉了美國的對烏政策。
烏克蘭戰爭屆滿3週年,有十幾位西方領導人前往基輔參加紀念活動,以展現支持。他們警告,這場戰爭對全球安全產生了更廣泛的影響,並誓言隨著美國援助承諾的不確定性加深,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華盛頓沒有派遣任何高階官員出席。
在週年紀念活動的幾個小時後,川普表示,他相信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將接受歐洲維和部隊駐紮烏克蘭,作為結束戰爭潛在協議的一部分。另外,蒲亭表示歐洲國家可以參與談判,但他也表示,他尚未與川普詳細討論解決衝突的問題。
烏克蘭戰爭的第四年可能是關鍵的一年,因為川普利用重返白宮的機會敦促實現和平。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基輔警告:「世界各地的獨裁者正在非常密切地關注,如果你侵犯國際邊界或入侵鄰國是否會受到懲罰,或者是否存在真正的威懾。」
部分觀察人士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成功可能會增強中國的野心。正如莫斯科聲稱烏克蘭應該是俄羅斯領土一樣,中國也聲稱擁有台灣。北韓和伊朗向俄羅斯的戰爭提供援助。
在一系列基輔不樂見的情勢發展中,川普最近幾天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為獨裁者,暗示烏克蘭應對這場戰爭負責,並結束了美國對蒲亭長達3年的外交孤立。美國官員也向烏克蘭表示,其加入北約的希望不太可能實現,也可能無法收回被俄羅斯軍隊佔領的近20%領土。
在戰場上,蒲亭的軍隊正在穩步推進,而烏克蘭則面臨士兵和武器短缺的問題。
華盛頓的政策轉向在歐洲敲響了警鐘,歐洲各國政府擔心在達成和平協議的努力中被美國邊緣化。他們正在考慮如何彌補美國削減對烏援助的影響。這些變化使跨大西洋關係變得緊張。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 23日宣布,他將在3月6日於布魯塞爾舉行27國歐盟領導人緊急峰會,烏克蘭是首要議題。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和法國總統馬克宏本週都將訪問華盛頓。
歐盟國家的外交部長24日批准了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措施。這些措施針對的是俄羅斯所謂的「影子艦隊」,俄羅斯利用這些船隻規避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的限制,或運送竊取而來的烏克蘭糧食。歐盟表示,有74艘船隻被列入其影子艦隊名單中。
83名官員和「實體」被實施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這些實體通常是政府機構、銀行或公司。
英國也對107家企業和個人實施了新的制裁,這是自2022年衝突初期以來針對俄羅斯戰爭機器規模最大一波制裁方案。
施凱爾表示,烏克蘭的聲音「必須成為推動和平的核心」,川普的介入「改變了全球對話」並「創造了機會」。
施凱爾說:「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並沒有掌握所有牌。」
德國保守派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在23日的德國大選中勝出,他也是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梅爾茨在X上發文表示:「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必須讓烏克蘭處於強勢地位。」
梅爾茨寫道:「為了實現公平的和平,受到攻擊的國家必須是和平談判的一部分。」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鄭景懋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