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資料照片/楊文君 攝)
機械業去年全年出口達274億美元,寫下新高紀錄,不過年增率不如預期,只有7.2%。機械公會今天(8日)指出,主因是受到美中貿易戰兩敗俱傷影響,轉單效應並不強勁。展望今年,因全球人口老化,自動化、智慧化等剛性需求仍在,預估今年機械業出口仍可成長5到10個百分點,前景依舊樂觀。
台灣機械業逐漸站穩兆元產業,去年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全球經濟逐漸放緩,不過根據統計,我國機械業去年整年出口值仍飆高至274億美元,年增率為7.2%,機械公會以此推估,去年產值年成長新台幣8百億,來到1.18兆元。
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受訪表示,機械出口年增率表現不如先前預期,主要是因為過去推估美中貿易戰下,美方會得利比較多,進而衍生轉單效益,但如今看來貿易戰是兩敗俱傷,且影響擴及全球,使得轉單效益未如想像中的強勁。
展望今年,柯拔希表示看好,他並預期機械業出口全年成長可以達到5到10個百分點。他說:『(原音)因為全世界人口老化、人力缺少,還有很多的剛性需求,自動化、智慧化,這些東西是一定造成他對於機械設備的需求不會改變的,尤其是智慧機械、智慧製造、工業四點零這塊,那變成我們機械業的持續能夠成長的動力,所以我是預估至少有5(%),樂觀一點到10(%),反正就5到10(%)應該是。』
柯拔希強調,全球產業的剛性需求不會改變,且可望維持二十年,現在雖有美中貿易戰等不確定因子,但頂多只會讓需求延後顯現,他預期今年第一季機械業景氣可能會比較差,但第二季起可望逐季好轉。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謝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