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海外台獨運動30年,在同志突破黑名單返台之際,留在紐約的洪哲勝,轉而支持推動中國民主運動,這樣又繼續奮鬥20年,他認為台灣的隔鄰中國那麼大,如果中國無法從內部灑下自由種子,台灣非常危險。這樣奮鬥50年,如果說他是「職業革命家」應該不為過。
洪哲勝綽號叫「楚也」 亡秦必楚
洪哲勝從事海外革命運動,綽號叫「楚也」。他引經據典地說:「亡秦者,楚也。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他把國民黨比喻成秦朝,把自己比做亡秦的楚國。推翻國民黨是出國後所立志的目標,他從未想過在有生之年,可以達成推翻國民黨政權的目標。「如果自己沒有完成,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也要完成這個目標,就是這股豪情壯志和悲憤,支持海外台獨運動往前走。但沒想到,有一天昔日同志都回去台灣,參與島內民主化運動及成為推翻政權的推手。
洪哲勝幾經思考,他認為,以當時台灣政治環境,如果回去勢必投入選舉,以需要向人募款,才能從事政治,屆時若金主要他做違背自己理念的事,屆時他會很為難。
因此決定留下來選擇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也就是推動中國民主化運動,這個舉動,在台獨同志中,可以說相當異類也很寂寞,但中國民運人士這樣推崇他,具有堅定台灣獨立政治理念的運動者,也是真誠支持中國民主化的台灣朋友,他要繼續擔任推動中國民主化的舵手。
父親洪池 身兼中醫師、傳道師名揚南台灣
洪哲勝出生於台南,他形容自己的父親洪池,是一位木工工程師、中醫師、傳道師。洪池是台南有名的德化堂(在家佛教)的住持,法名普傑,自幼學佛及習醫,立志用醫術治眾生身病,以佛法療眾生心病。19歲就到處講經說法,懸壺濟世。由於醫術高明,收費低廉,日間診所門庭若市,更因為辯才無礙,學識豐富,夜間法筳座無虛席。現在德化堂的老信徒,幾乎都是他的門生。
洪池曾經當選為「南瀛佛教會」理事,從此之後,21年之間,他都擔任該會理事,活躍在台灣佛教界,對佛教改革有很密切的關係。當時洪池講授《心經》的權威(許三省語),吸引許多學佛的年輕人聽講。對於佛教佈教人才的養成可以說盡心盡力,也是德化堂最有影響力的人。
除了當「德化堂」住持之外,洪哲勝說,「父親也做木工,當時長老教會要蓋長榮女中,他幫忙做建築模型由牧師帶往加拿大和蘇格蘭募款,募款回來後也是由他負責監造完成。」
當時台南市一些寺廟建築修復都出自其父之手,如果那些建築圖不被蛀蟲所吃,可以一窺台南市建築史。「就我所知,岡山許多廟也是出自父親之手。」就讀國小時,洪哲勝說,當時學校不遠處,有座墳場,經常在朝會時,聽到遠處傳來槍響,雖然沒有跑去看,但也知道怎麼一回事,國民黨在哪兒槍殺人。
國民黨來台,他看國民黨在鄉里間橫行霸道及貪腐的行徑,在初中時就烙下印記,並幻想那個對岸的國家說不定會更好,這是年輕情懷的想像,但也是他當時在成大選擇就讀成大土木系的原因,當時心想以後要治理黃河的流沙,這是有利國家的大事,現在想起來,年輕時真的是狂妄啊!
成大畢業後,他留在學校擔任4年助教,但無法按照慣例升為講師,主因是他不願意加入國民黨,最後他只好思考出國唸書。1966 年間,他申請到科羅拉多州立大學( CSU )的研究助理金 Assistantship;每週需要在實驗室研究 20 個小時,但是,研究成果可以放進自己的畢業論文。
99天瘋狂找台灣前途答案 主動加入獨盟
當時一到美國,就像小鳥出籠一般地興奮,他買了一張99天「灰狗巴士券」,拿著這張券到處跑,包括哈佛大學、柏克萊、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都去過,直到科羅拉多大學註冊截止最後一天才到學校,而且隔天就要英文考試–密歇根英文能力考試( Michigen Test )。
他跑遍美國大學圖書館主要是希望能夠印證之前接觸過的一些資本主義、馬克斯主義、經濟論及台灣青年等台獨雜誌,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台灣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國家,唯有讓自己強壯,才能和中國談判,最後他寫信給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表達加入獨盟意願,他是少數不是透過同志來遊說入盟的盟員。由於張燦鍙對其家族瞭解且雙方有姻親關係,他也是少數沒到獨盟本部宣示的盟員之一。
之後他擔任美國中西部四州的召集人負責吸收學生宣傳台獨思想,後來他首創「望春風雜誌」,剛開始從油印20餘本到最後印2000多本,首創於科羅拉多州,接著從威斯康辛洲開始,輪流由各洲學生舉辦,一時之間成為相當熱門的雜誌,直到獨盟的「台灣公論報」創刊,這份雜誌才結束階段性任務。
在科羅拉多攻讀博士的最後階段,剛好碰到前台大政治系主任彭明敏初到美國,當時獨盟亟需一位專職人員,且可以擔任彭明敏的秘書,最後他當著蔡同榮、張燦鍙、羅福全、陳南天等人的面說,「如果沒人可以當正職人員,那就我來吧!」,不過到了同年8月,他剩下一些研究還未做好,但因當初已經答應了,就先暫時擱著學業,跑去幫忙彭明敏做巡迴美國這件事。
有關拿了博士學位一事,是到了多年後,他利用半年的時間回到學校,才順利取得土木工程博士學位,並留在科大擔任教職1年,稍後轉往波士頓任高級工程師3年,最後再度轉回台獨聯盟擔任全職人員。
洪哲勝握有秘密檔案 紀錄當年匿名撰稿人
洪哲勝說,擔任獨盟全職,他負責所有聯繫往來或台獨刊物邀稿,在當時國民黨特務橫行,往來幾乎都是用假名或匿名,到現在他還保留當時的紀錄,希望有一天解除這項秘密,說不定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曾經做過這些想要推翻國民黨的事。
1981年7月發生陳文成命案,同月31日《台灣公論報》出刊,自勉為「海外台灣人的報紙」,由羅福全擔任發行人,洪哲勝擔任首位總編輯。不過到了1984年間,為了台獨聯盟主席選舉及路線問題,洪哲勝離開了台獨聯盟,他與黃再添、陳昭南、賴文雄、康泰山等人籌組「台灣革命黨」,後來邀請流亡美國的許信良一起加入。從字面意義來看,台灣革命黨應該是很激進的組織,洪哲勝解釋說,其實大家誤會意思了,他們是希望透過公民力量的參與,來建立一個文明的社會與國家,這也是一種革命。
這個政黨歷經2年的運作,他們發現民主運動的主戰場在台灣,於是透過解散「台灣革命黨」的宣示,將重心放在協助許信良闖關運動上面。
巴西台僑張勝凱大力贊助 愛台灣必須中國民主化
1990年代以後,洪哲勝認為中國崛起,深感台灣前途並不是台灣單方面就能解決,因此投身中國民主化活動。1998年7月,洪哲勝在紐約市設「民主亞洲基金會」,並創立文摘網站《民主論壇》並運作至今。投入中國民主化運動時初始,洪哲勝說,剛好巴西富商張勝凱也正好在尋找這樣的人,他們透過朋友介紹見面,雙方理念可以說一拍即合。當時張勝凱買下自由時報美東版,洪哲勝也在自由時報美東版開設「民主論壇」,做為推動中國民主化的基地,一時之間這個論壇成為中國民運人士關注的焦點。針對中國民主化運動,張勝凱總計投入美金100萬元,對此他推崇張勝凱的眼光以及愛台灣的心。
這次他受邀返台參加「六四30週年國際研討會」也當面向總統說,「我可以把自己奉獻給中國的民主運動了。這一次則是為了感謝你的公開接見中國民主運動領袖,很樂意見到你的支持。」
他也趁此機會拜訪台獨聯盟主席陳南天和台獨聯盟前主席張燦鍙,他很高興35年不見的革命同志,開始關心起中國民主化運動,過去的不快,就「雲淡風輕」罷!他也帶回一套模式,希望能夠說服台灣藍、綠陣營團結,這次沒有找到機會與台灣年輕一輩對談,他深感遺憾,希望下次還有機會。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朱蒲青 原始標題為《職業革命家-洪哲勝》)
新聞引據: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