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G20)領導人18日將齊聚巴西召開峰會,預計本屆峰會議題將被各國對於中東和烏克蘭戰爭的分歧,以及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的影響所主導。
在G20峰會登場前,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Brasilia)的最高法院外在13日晚間發生未遂炸彈襲擊事件,當局的維安舉措在此後預計將進一步提升。
本屆G20峰會舉辦地點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依傍港灣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內,當局將在這座造型宏偉的藝術博物館園區部署了大批維安警力,公眾將無法在會議舉行期間接近。
巴西左翼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將利用G20峰會,凸顯他作為支持全球南方議題的領導人地位,同時展現巴西受到西方的重視。
但隨著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區在明年1月川普上任後,將迎接「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回歸,這一角色將在未來幾個月乃至數年內受到考驗。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將出席本屆G20峰會,但作為跛腳總統,其他領導人已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
在G20峰會之前,拜登17日將訪問巴西亞馬遜地區,強調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這是被川普敵視的另一個問題。
蒲亭拒出席 習近平會後將延長訪問巴西
G20會議與在亞塞拜然(Azerbaijan)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同一時間登場。全球正在經歷劇烈的極端氣候現象,其中包括在巴西造成嚴重傷亡的洪水、乾旱和森林大火。
在印度舉行的上屆G20峰會上,領導人們呼籲,在本世紀末前將再生能源數量增高3倍,但沒有明確呼籲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則拒絕出席本次峰會,他先前表示,他的出現可能會「破壞」這次聚會。由於國際刑事法院(ICC)針對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行動對蒲亭發布逮捕令,這是蒲亭決定不出席的原因之一,將改由俄羅斯外交部長出席本次峰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峰會,並在峰會結束後延長訪問時間,於20日對巴西進行正式訪問。
中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一直標榜自己是協助俄烏戰爭結束的調解人,但迄今尚未成功。
俄烏戰爭,以及以色列在加薩和黎巴嫩的攻勢將籠罩本次峰會。
巴西二十國集團首席外交官員利里奧(Mauricio Lyrio)表示:「我們正在與所有國家就最終宣言中,有關地緣政治的段落進行談判…以讓我們能夠就這兩個問題達成共識。」
巴西聖保羅社會學與政治學院(FESPSP)國際關係專家洛斯(Flavia Loss)告訴法新社,這些衝突將成為G20峰會中「房間裡的大象」。
但她表示,這不應妨礙巴西針對優先議題達成共識,例如消除飢餓或對世界超級富豪徵稅。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張雅涵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