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最高領導層拒絕明確選邊,一再強調中國願意發揮「建設性」作用,並呼籲國際社會幫助局勢降溫。然而,中國官媒和外交官卻不斷在國內外助推俄羅斯的戰爭宣傳和虛假訊息。《美國之音》引述分析人士看法認為,如果中國真的像其領導人說的那樣中立,中國的網絡上不會充斥著親俄訊息和陰謀論。
自從俄烏開戰之後,中國高層堅持打造「中立」的形象,在話術上展現中立姿態,儘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未對俄烏戰事發言,但從總理李克強、外交部長王毅等,紛紛呼籲俄烏雙方和平談判,代表與美方互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在會談上也表示中方致力於勸和促談。
但中國內部卻充斥許多假訊息,這些虛假訊息覆蓋範圍廣闊,不僅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逃離首都基輔,也包括美國在烏克蘭和全球的實驗室內建造生物武器這種沒有證據的陰謀論。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等中國官媒通過引述的方式,繼續向世界各地的觀眾與讀者散佈來自俄方的虛假訊息。而在網絡長城內,中國透過審查打造出了一個充滿親俄、反美反西方言論的輿論環境。
網路長城內充斥親俄、反美反西方言論
根據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旗下的保衛民主聯盟(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的最新報告顯示,在其取樣的部分中國官媒和政府推特賬號發送的推文中,截至3月12日,「特別軍事行動」或「特別行動」被使用了180次。而「入侵」僅有145次,其中有三分之一指的是美國對伊拉克等國的入侵。
報告還發現,這些中國帳號在使用「特別軍事行動」時常常不加引號,這意味著他們將該描述認作是客觀事實,而非對俄羅斯話語的引述。此外,中國官媒也經常使用「北約東擴」、「去納粹化」等俄羅斯常用語彙,官媒還幾乎原封不動地轉發俄羅斯官媒和政府給出的所有消息,包括假消息。
保衛民主聯盟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蘇拉表示,他發現中國在採用俄方宣傳上的程度,在戰爭開始後不斷加深,目前已經從採用敘事模式進化到了採用陰謀論的階段。
報導還指出,西方的推特和臉書,俄羅斯與中國大外宣的不實消息經常會被審查,但中國的「防火牆」內,中國官方正透過審查手段,嚴密控制訊息流動,也保證了生化武器等陰謀論的有效傳播,就連生化武器這種訊息也登上微博熱搜榜。
在前微博審查員劉力朋看來,這樣的話題登上榜首,背後必然有官方的支持。
把中國當作中立調停者有些太天真
保衛民主聯盟在這份研究中國散佈虛假信息的報告結尾寫道:這份分析認為,中國外交官和官媒不僅放大親俄訊息,同時加強了對美國、歐洲、烏克蘭的錯誤指控。對於那些希望中國能夠和美國、歐洲等一道追求共同利益的觀察人士來說,這一現象令人深深擔憂。
儘管美國和歐洲依然在努力遊說,希望北京幫助制止莫斯科的侵略。但中國官媒和外交官近來的一系列言行,讓專家擔心這只是西方的「一廂情願」(wishful thinking)。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分析師愛迪恩·蘇拉(Etienne Soula)表示:「我想人們低估了中國已經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俄羅斯以及俄羅斯的信息傳遞,把中國想像成這場危機的中立調停者有些天真。」
日前《外交政策》副編輯詹姆斯·帕爾默(James Palmer)曾表示,中國並不是真的在意幫助俄羅斯,而是希望藉此次機會抹黑美國的聲譽。他還認為,想要看出中國領導層的真正態度,與其看中國在國際場合說什麼,不如觀察中國的對內宣傳。研究員蘇拉也贊同這樣的說法。
新聞引據:、美國之音
撰稿編輯:陳文蔚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