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運著俄烏開戰之後首批烏克蘭穀物的拉佐尼號(Razoni)貨船。(AFP)
一位美國官員23日表示,烏克蘭本月的糧食出口量幾乎恢復到俄羅斯入侵前的水準,這是國際緩解糧食短缺努力的一大勝利。
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玉米、大麥和葵花籽油出口國之一。在戰爭爆發前,每月出口約500萬噸穀物。
在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後,穀物出口逐漸減少,導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對貧窮國家的影響尤其嚴重。
美國國務院一位官員告訴法新社,「由於密集的國際合作,烏克蘭可望在8月份出口多達400萬噸的農產品」。
在土耳其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的斡旋下,烏克蘭和俄羅斯在7月份達成第一份戰時協定,保證船隻可以安全駛出烏克蘭黑海港口。
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過去幾周,這些努力已經使33艘船從港口運出了超過72萬噸的糧食。
根據協議,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不會成為制裁目標,可以出口。
古特瑞斯最近呼籲「暢通無阻的通道」 ,表示除非俄羅斯化肥能進入國際市場,否則明年世界可能面臨危險的農業短缺。
美國表示,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排除農產品項目,俄羅斯試圖分散世界對短缺責任的注意力。
美國在上星期表示,將再捐款6,800萬美元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以購買15萬噸烏克蘭小麥,解決糧食不安全問題。
世界糧食計劃署在19日警告,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國家約有2,200萬人面臨饑餓。糧食進口成本上漲以及氣候變遷,加劇問題嚴重性。
肯亞、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已連續4個雨季降雨不足,出現40年來最嚴重旱災。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楊明娟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