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西方企業與金融業陸續撤出在當地業務,而中國則是趁機擴大與俄羅斯往來。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至今年3月底為止,過去14個月內,中國四大銀行對俄羅斯投資總額快速增加75億美元,投資總額較開戰前增加近4倍,顯示俄國經濟正轉向中國。
報導指出,根據基輔經濟學院(Kyiv School of Economics)分析最新官方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的過去14個月,中國對俄羅斯銀行業的曝險激增近4倍。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對俄羅斯的投資總額從22億美元增加至97億美元。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占了其中88億美元的資產。
這些中國四大銀行的行動是北京推動人民幣成為替代美元作為全球貨幣努力的一部份,同時也取代了那些面臨本國監管機構與政界要求退出的西方銀行。
奧地利奧合銀行是對俄曝險最大外國銀行
中國四大銀行的行動主要是俄羅斯採用人民幣而非美元或歐元作為儲備貨幣轉變的一部份,俄羅斯央行副發展主任安德里·奧諾普里延科(Andrii Onopriienko)曾表示,中國銀行向俄羅斯銀行和信貸機構提供的貸款大部分是人民幣取代美元和歐元,這表明國際制裁正在發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國銀行外,奧地利也是另一個俄國支柱。報導指出,奧地利奧合(Raiffeisen)銀行則是對俄羅斯曝險最大的外國銀行,奧合銀行近14個月來,在俄資產增加了40%,由開戰時的205億美元增加到292億美元。不過奧合銀行表示,正在考慮撤出俄羅斯的方式,且今年3月以來,已經將俄國資產削減至255億美元。在去年入侵烏克蘭之前,俄羅斯超過60%的出口付款是以該國政府現在所認為的「有毒貨幣」來支付,例如美元和歐元,其中人民幣佔比不到1%。
而在開戰之後,俄羅斯與中國貿易在2022年創下1850億美元紀錄,從俄羅斯央行數據顯示,現在「有毒貨幣」已降至出口付款額的不到一半,人民幣則佔16%。
目前,歐洲央行正在對其監管的銀行(包括奧合銀行)施壓,要求其退出俄羅斯。奧合銀行(aiffeisen)則表示,正在努力尋找出售或分拆其俄羅斯業務的方法,同時遵守當地和國際法律法規。
新聞引據:、金融時報
撰稿編輯:陳文蔚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