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莫迪通話 強調支持和平結束烏克蘭戰爭

89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左)23日訪問烏克蘭,與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右)會談。(美聯社/達志影像)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26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討論了他的烏克蘭訪問,白宮表達希望莫迪支持基輔結束俄羅斯入侵的觀點。

莫迪近期因為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擁抱,激怒了烏克蘭人,他在23日訪問基輔,並告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問題不應該在戰場上解決」。

一份印度外交部的聲明表示,莫迪在與拜登的通話中「重申印度支持對話和外交手段的一貫立場,並表示全面支持盡早重返和平穩定。」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柯比(John Kirby)在被問到拜登的回應時表示,美國支持所有國家聽取澤倫斯基有關結束戰爭的觀點。

柯比告訴記者:「我們歡迎任何其他國家願意幫助澤倫斯基總統實現公正的和平。」

白宮隨後發布了通話紀錄,指出拜登「讚揚總理」,因為他「發出和平訊息,以及持續提供烏克蘭人道支援,包括對其能源部門」。

白宮表示,莫迪和拜登「強調繼續支持依據國際法、在「聯合國憲章」的基礎上和平解決衝突」。

澤倫斯基呼籲歸還所有被俄羅斯佔領的領土,俄羅斯在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

印度尚未明確支持澤倫斯基的立場。儘管他們與華盛頓的關係日益密切,但印度拒絕加入美國對莫斯科的制度,而印度與莫斯科有著歷史性的關係,並且將俄羅斯視為較便宜的石油來源。

印度表示,莫迪和拜登也討論了孟加拉。新德里的親密盟友、前領導人哈希納(Sheikh Hasina)這個月稍早因為反對她的日益獨裁統治而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而辭職,並且逃離孟加拉。

印度聲明指出,莫迪和拜登「強調恢復法律和秩序,確保孟加拉少數族群,特別是印度教徒的安全」。

根據報導,哈希納下台後,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孟加拉國各地都發生了針對印度教徒的攻擊事件。在那之後,安全局勢已大為改善。

美國曾多次批評哈希納在民主方面的倒退,但由於知道印度對孟加拉的投資更多,因此一直小心謹慎地避免與新德里發生公開衝突。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鄭景懋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