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視烏克蘭及其歐洲盟友,計劃24日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和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提交一份草案文本,呼籲「迅速結束」烏克蘭衝突,但草案沒有提及其領土完整,這是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應對這場危機採取強硬態度的早期考驗。
自從俄軍3年前入侵烏克蘭以來,聯合國的權力平衡態勢已經很明顯:代表所有會員國的聯合國大會明確且以壓倒性多數支持烏克蘭主權,而由15個成員國組成的安理會,則因俄羅斯的否決權而陷入癱瘓。
但川普上個月重返白宮使得外交格局大幅重新洗牌,川普明確採取與克里姆林宮修復關係的立場,同時將承受沉重壓力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稱為「獨裁者」。
在這種緊張的外交背景下,烏克蘭和其他50多個國家正計劃在俄羅斯入侵24日滿3週年這一天,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一份文本,稱「迫切」需要在「今年」結束戰爭,並明確重申大會先前的要求:立即停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敵對行動,並立即撤軍。
在人們猜測美國可能會在大會投票中投棄權票之際,華盛頓21日提出了一份競爭文本,這讓許多人感到驚訝。
美提新決議草案 不含烏克蘭領土完整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21日晚間表示,美國的決議案「簡單且具有歷史意義」,他敦促成員國批准這項決議案。
這份措辭簡潔的美國草案「懇求迅速結束衝突,並進一步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實現持久和平」。
這份草案沒有提及烏克蘭的領土完整,這是聯合國大會先前通過的決議基礎,前總統拜登(Joe Biden)領導下的美國是這個決議最強力的支持者之一。
對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Vasily Nebenzia)來說,美國的決議是「一個好的舉措」,儘管他認為也應該「解決戰爭的根源」。
根據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根據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中國的說法,美國代表團計劃將這份文本提交給將在24日下午3點(台灣時間25日凌晨4點)舉行的安理會投票。
是否支持美國新決議草案 歐洲處境尷尬
這次投票將使得歐洲代表處於尷尬的處境。
通過一項決議案需要獲得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至少9個成員國的支持,同時不得被5個常任理事國否決,也就是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
即使歐盟成員國的法國、斯洛維尼亞、丹麥和希臘以及英國投下棄權票,這項決議仍有可能通過。
法國和英國是否會逾30年來第一次動用否決權?即便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都將在本週訪問白宮,進行有關烏克蘭的關鍵會談。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專家高文(Richard Gowan)告訴法新社:「我看不出巴黎和倫敦如何能夠支持一項與他們在烏克蘭問題上所聲明的立場相去甚遠的文本,但我也不知道他們將如何否決它。」
預測聯合國大會外交對抗的結果並不容易:雖然一些歐洲人對美國的做法深感不安,但部分聯合國成員國已經厭倦了對烏克蘭的持續關注,一些阿拉伯國家也沒有忘記基輔拒絕支持其加薩(Gaza)決議。
對歐洲國家來說,這些競爭性投票將是「對他們在多邊體系中地位的考驗」。高文表示,同時,如果基輔獲得的支持太少,基輔可能會「日益孤立」。
高文補充說,這些投票也構成「對川普政府的聯合國外交強硬態度的早期考驗」。
由於國際法的核心原則受到威脅,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23日呼籲實現「充分維護烏克蘭領土完整」並尊重「聯合國憲章」(UN Charter)的和平。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鄭景懋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