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開啟的戰爭已經屆滿3週年,這場膠著的戰事因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而出現戲劇性的重大轉變,他跳脫傳統的調停人角色,以仲裁者之姿入局,在美國利益的最高原則下和俄羅斯關係解凍,也令歐洲盟友敲響警鐘。
川普強勢破局 力圖快刀斬亂麻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已經屆滿3年,這場似乎還看不到盡頭的戰爭,在重返白宮的川普介入下出現重大轉變,特別是他打破西方立場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通話討論如何終止衝突,結束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針對蒲亭的孤立政策。美俄高層官員並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商議「恢復」雙邊關係、以及可能達成的俄烏停火,而烏克蘭和歐洲卻沒能參與。
川普擺明了儘快結束烏戰是他的訴求,爭取美國利益則是不可違逆的底線,至於誰是誰非、是敵是友並不是談判重點。川普顯然希望成為這場戰爭的贏家之一,他要向烏克蘭收保護費,也要和蒲亭分食戰果。川普不走傳統外交老路,以直白甚至粗糙的手段強勢破局,打的歐洲措手不及,在烏戰3週年的此刻,烏克蘭和歐洲安全正面臨決定性時刻。
歐洲邊緣化 主角群變成NPC
歐洲擔心在川普快馬加鞭談判結束烏戰的過程中被邊緣化,從和談的主角群淪為非玩家角色NPC(Non-Player Character)。川普政府更多次呼籲歐洲盟友處理自己的安全問題、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面對俄羅斯揮之不去的威脅陰影、以及親密盟友美國的突然轉變,歐洲領袖心中敲起警鐘。剛在大選中獲勝並可望成為德國下任總理的梅爾茨(Friedrich Merz)就直言,川普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的立場,讓歐洲必須快速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認為,川普是個策略高手,他在談判中暫時排除歐洲自有用意。蘇紫雲說:『(原音)他的用意是一個激將法,也就是最高的戰略是要集中力量對付中共。在這種情況下,歐洲的確是開始看到成效,包括英國法國都表示願意派軍進入烏克蘭進行維和。所以他目前的戰略就是重亞輕歐,跟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七零年代的時候正好相反。尼克森是拉攏中共要牽制當時的蘇聯,那現在美國希望拉攏俄國牽制中共。在這種情況下,歐洲一方面負起更多的防衛責任,二方面裂解中俄的聯盟關係,這是他的一個策略。』
缺乏安心機制 俄歐難以成芳鄰
事實上,受到歷史情結與地緣政治影響,加上蒲亭想要重振蘇聯榮光,自從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國家已大幅提高軍事支出,並將集體安全保障視為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最高準則。在烏戰3週年之際,為因應俄羅斯可能在歐洲引起大規模戰爭的威脅,歐盟估計必須在未來10年額外投入5千億歐元(5,262億美元)的國防支出,丹麥就表示將加速通過追加國防基金來強化軍備實力。
俄羅斯3年前以阻止北約東擴為由攻擊烏克蘭,但揮之不去的侵略陰霾反而導致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北約勢力進一步東擴。芬蘭最近表示,批准北約在境內設立一個新司令部,距離俄羅斯僅有100公里。對此,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楊三億認為,歐洲與俄羅斯對於歐洲安全機制未能形成一套雙方都能接受的安排,北約東擴突顯出問題所在,這是因為沒有設計出一套國際制度、一套國際安排讓雙方都能感到安穩。
仲裁者入局 不當傳統調停人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川普跳脫傳統調停人角色、以仲裁者之姿讓美俄直接會談,會讓歐洲盟友如此震驚與不安的原因。楊三億說:『(原音)調停人的做法大概是把兩個國家、兩個對立的衝突的國家,他們的需求他們的看法做一個交換,他大體上調人是這樣子的作法,但仲裁者就是直接告訴雙方,你們應該要接納什麼、不應該接納什麼,然後我自己還要從雙方當中獲得我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國的這種做法,他變成一個仲裁者的作法,我想這次的川普上台之後就是他的外交政策的一大特色。』
為因應變局並增加談判籌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拋出了以下台交換加入北約的說法,儘管莫斯科並未軟化一貫的反對立場。對此,楊三億認為,這位烏克蘭領袖有他的考量。楊三億說:『(原音)目前看起來就是澤倫斯基的一個談判的伎倆,他拋出了一個對方所無法接受的底線,但對於鞏固澤倫斯基在國內的支持度,因為的確他延宕了去年應該要舉行的總統大選,所以有些人會對於他的這個正當性會有所質疑,所以當他拋出這樣的說法的時候,我認為他是在鞏固他國內的反對派對他的質疑聲浪,我覺得是他的主要的目標是這個。』
烏戰3週年 國際局勢添變數
在俄烏戰爭3週年的此刻,川普逆轉前任拜登(Joe Biden)政府力挺基輔的作法,開闢新的外交路徑,可能加速戰爭走向終點,但也升高戰後的不確定性,以及美歐關係、甚至國際情勢的變局,特別是在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的中東戰火也走向一個關鍵點的此刻。
對此,蘇紫雲說:『(原音)可以這樣講,現在看起來是一盤亂棋,可是裡面的邏輯很清楚。川普目前在重整整個國際結構,那台海應該是絕對不會變的,因為他要圍堵住中共。那第二個他穩住中東,也就是拉住沙烏地阿拉伯,也是因為以哈戰爭打破了既有的這個格局,那現在比較溫和的沙烏地、埃及等,就變成川普可以重新拉攏的對象。那無論如何,目前俄羅斯的勢力也是在衰減,那這邊如果可以穩固住,剩下就是歐洲了,那歐洲的話,就是歐盟跟北約擔負起更大的責任的時候,這樣子美國有更多的力量可以來對付中共,這是整個他的佈局。』
#以上專題由吳寧康採訪播報,謝謝收聽#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吳寧康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