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因侵略烏克蘭而遭到西方空前制裁,包括若干俄國銀行被排除在全球支付系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之外。外媒分析,中俄經貿關係將因此面臨三重挑戰。
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開戰後,歐盟、美國已宣布將部分俄國銀行排除於SWIFT系統之外;中國政府則表示不參與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兩國將繼續展開正常貿易合作,並於開戰當天放寬對俄羅斯小麥的進口。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報導,從帳面上看,中國對俄羅斯經濟很重要,不僅總量大,去年達1470億美元,占俄羅斯貿易的18%,而且成長快,去年年增36%。
此外,在中國已是俄羅斯最大出口目的地情況下,雙方經貿關係稍早前更進一步加深。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於北京冬奧期間到訪時,與中國簽下1175億美元的能源大單,兩國還同意將雙邊貿易在2024年提升至2500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中國能否助力俄羅斯因應西方制裁?
BBC點出中俄經貿面臨的三大挑戰。
首先是「歐洲不買的原油並不能簡單地賣給中國」。
據指出,中國雖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但若將歐盟視為一個整體,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規模是中俄的兩倍。以俄羅斯最大的出口產品能源來說,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去年中國僅占俄羅斯原油出口的20%,絕大部分俄國原油還是輸往歐洲。
制裁措施下,歐洲煉油廠不願購買俄羅斯原油,而表態不加入對俄制裁的中國,很難消化這部分原油。
路透社分析金融資訊供應商路孚特(Refinitiv)的數據顯示,俄羅斯2月向中國出口原油每天約71.8萬桶,不到歐洲總量的1/3。
天然氣方面的情況類似。俄羅斯目前透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Power of Siberia-1)每年向中國輸送16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預計2025年將擴能至380億立方公尺;還有一條10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管道在2026年生效。
分析說,即使中俄所有在建管道都滿負荷運行,出口量仍不及北溪2號(Stream 2)管道所規劃對德國的輸送量(550億立方公尺),而德國在戰爭開打前已擱置該管道。
其次,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研究總監拉費蒂(Tom Rafferty)表示,俄羅斯近年對中國的貿易依賴程度一直穩步上升,「但在貿易之外,中國的作用就不那麼重要了。它不是俄羅斯的主要外國投資者或貸款人,歐盟在這方面發揮著主要作用」。
俄羅斯多家銀行被剔出SWIFT結算系統後,金融制裁成為最大的困擾。
俄羅斯和中國都建立了各自的國際結算系統STFM和CIPS,但卡內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的研究報告認為,這些內生的系統在短期內還無法替代SWIFT對俄羅斯大宗商品貿易的支撐作用。
第三點則是中國很難堅定支持俄羅斯因應西方的制裁。BBC說,北京口頭雖稱「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但實際行動卻不那麼堅決。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報導,中資大銀行一方面忙於確保與俄羅斯客戶保持業務聯繫,一方面則避免與西方系列制裁發生衝突。
此前,有報導指2家中國國有銀行已停止為購買俄羅斯商品開具美元信用狀。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3日宣布,已暫停所有與俄羅斯及白俄羅斯有關的活動,並對這些活動進行審查。中國是AIIB的最大股東國,有26.5%的投票權。
另一方面,據報導,一些中資銀行高層正考慮將部分俄羅斯業務轉給側重於國內市場的小型銀行,以避免受到二級制裁。
二級制裁是指公司業務往來若涉及被美國全面禁運國家或受制裁的公司及個人,就可能承受被實施二級制裁的風險。此前,中國大型企業華為和中興就因為涉嫌違反對伊朗的制裁而受到美國的審查,受到巨額處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