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 藍:世界秩序恐變成自由民主對抗專制獨裁

321
國民黨中常會16日邀請國際部主任黃介正以「烏俄戰爭—戰略分析、國際局勢、與對臺海安全的意義」為題,進行專題報告。(圖擷自國民黨臉書)

國民黨中常會今天(16日)邀請國際部主任黃介正以「烏俄戰爭—戰略分析、國際局勢、與對臺海安全的意義」為題,進行專題報告。黃介正表示,俄烏戰爭可能改變強權板塊,俄羅斯的國力或世界影響力是否會因俄烏戰爭下降,值得繼續觀察。黃介正表示,未來世界秩序可能會變成自由民主對抗專制獨裁。

黃介正表示,烏克蘭處在兩大強權集團之間,孫子兵法提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從烏克蘭戰事可以發現,伐謀、伐交更為重要。他表示,以做戰層次分析,烏克蘭戰事可能是後冷戰時期的「新軍事革命2.0」,最大的變化是網路社群變成戰爭的一部分,過去戰爭迷霧是軍事情報不清楚,現在加上資訊、媒體、社群後,迷霧更多了,「這是個資訊時代的戰爭」。

黃介正表示,烏克蘭至今持續反抗,代表指揮鍊沒有斷,各級軍事指揮官知道自己的軍隊在哪裡,可以下命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可以透過網路,向世界發聲。黃介正也指出,網路罩門在電,電的罩門在油跟氣,油跟氣的罩門在海上交通線;他認為,未來若可能發生戰事,台灣是海島,大家必須審慎思考。黃介正認為,我國國軍整體防衛構想,須藉由這次烏克蘭危機重新檢討,了解是否有需要更精進的地方。

黃介正指出,俄烏戰爭的啟發是,它有可能是個「Gamechanger」,同時也可發現,自由民主體制沒有那麼脆弱,真正受過良好教育的民主社會、愛自己國家的民主社會不是不能對抗專制強權,民主自由一樣可以保衛國家安全。黃介正也說,由俄烏戰爭可以發現,經濟安全、資訊安全、能源安全很重要;若沒有好的經濟、資訊被破壞或能源趕不上,「有軍隊有什麼用」;所以整體國家安全不只是軍隊的勇猛作戰,全民都應有這樣的認識。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王韋婷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