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遭遇烏克蘭的強力抵抗後,這場戰爭正逐漸走向一場長期抗爭,而對全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企圖以閃電戰攻佔烏克蘭首都基輔,推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政權。但在西方的軍備支援與烏克蘭的激烈抵抗下,俄羅斯的作戰陷入困境,並導致大量傷亡。
隨著俄羅斯總統蒲廷(Vladimir Putin)開始調整戰略,準備把軍事力量重新集中在南部和東部地區,許多專家認為,這場戰爭正逐漸走向一場消耗戰,而且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前中央情報局(CIA)的俄羅斯行動主管霍爾(Steve Hall)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指出,這場戰爭的第一部分已經結束,蒲亭輸掉了戰爭的第一部分,這讓他非常懊惱,但是,霍爾說:「我認為我們將長期參與其中,我認為這將是一場消耗戰。這對烏克蘭來說將非常艱難。」
烏克蘭面臨更嚴重人道危機
在俄羅斯宣布撤出基輔周邊戰場後,當地大批平民遭殺害的殘酷影像也隨之曝光,引發世界各國的嚴厲譴責,指控蒲亭對烏克蘭犯下了「戰爭罪」。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就說,「烏克蘭平民遭殺害的事實,最能說明俄羅斯入侵的目標是什麼」。杜達認為,俄羅斯入侵的目的,純粹是要消滅烏克蘭民族。
俄羅斯摧毀烏克蘭城市的戰略和對平民的殘酷暴行,也意味著一旦這場戰爭演變成長期對抗,勢必將導致可怕的人道後果。特別在俄軍圍攻的南部和東部城市,這些地區可能面臨更駭人的攻擊,而且情況可能更難以被烏克蘭人和外國記者揭露。
CNN指出,這可能讓這場戰爭成為自波士尼亞戰爭以來,甚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大陸發生最嚴重戰爭罪行的一次衝突。
全球經濟前景受威脅
在蒲亭入侵烏克蘭前,全球經濟就已經面臨嚴峻挑戰。疫情嚴重干擾全球供應鏈,推升世界各國的通貨膨脹。而烏克蘭戰爭,以及西方國家以制裁為主的因應措施,進一步導致全球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飆升,也加深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擔憂。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日前在國會作證時,也對烏克蘭走向長期戰爭提出警告。葉倫表示,俄羅斯的行為是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一次無法接受的侮辱,並將在烏克蘭及其他地區,產生巨大的經濟影響。
雖然目前許多國家尚可承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但戰事的惡化與更多的制裁行動,會是接下來幾個月的全球經濟主要風險。
歐洲國家試圖在制裁俄羅斯與經濟傷害之間取得平衡,目前他們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只禁止了煤炭進口,並沒有進一步限制歐洲國家高度依賴的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然而,隨著戰爭演變成長期對抗,歐洲國家實施更嚴厲制裁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日前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上就說,他認為「遲早」會需要鎖定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的制裁措施。屆時,能源價格勢必將進一步攀升。
北約團結與決心受考驗
儘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在支持烏克蘭反抗俄羅斯上展現出驚人的決心,但如果戰事演變成長期戰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團結也將受到考驗。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稍早就發出警告,認為烏克蘭戰爭將演變成一場長期危機。史托騰柏格說,他們沒有看到任何跡象顯示蒲亭有改變要控制整個烏克蘭的野心,並且要改寫國際秩序。史托騰柏格表示,人們應該要現實看待,烏克蘭戰爭可能將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自戰爭爆發以來,北約成員國持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設備,到目前為止,西方國家主要提供的是反坦克和防空武器,這些軍備已經成功幫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攻勢。
但接下來的問題在於,西方領袖是否會提供烏克蘭足以驅逐俄羅斯軍隊的軍備。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直希望西方國家提供坦克和重型武器,但西方國家對此顯然保持謹慎立場,避免被進一步捲入這場戰爭,例如,拜登就阻止了波蘭向烏克蘭提供蘇聯時代的米格-29(MiG-29s)戰機。
美國退役少將皮達(Dana Pittard)在接受CNN訪問時表示,北約做的並不夠。皮達說:「目標應該是讓烏克蘭軍隊真正獲勝。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的不只有坦克、無人機、標槍(Javelin)防空飛彈。他們需要系統、他們需要訓練,他們需要援助。」
不僅如此,隨著有越來越多人擔憂西方與俄羅斯可能發生直接衝突,北約各國領袖也正面臨是否要重新檢視對俄羅斯的安全策略。
史托騰柏格日前也透露,北約正計劃在歐洲東翼邊界永久駐軍,以抵抗未來俄羅斯的進犯。英國外交部長特拉斯(Liz Truss)更直言,「與俄羅斯交往的時代已經結束」,呼籲歐洲國家應採取以彈性、防禦和威攝為基礎的新安全手段。
俄羅斯在軍事行動受挫後,已調整對烏克蘭的作戰策略,讓這場戰爭可能演變成長期危機,這也勢必會讓已經受創的全球經濟與烏克蘭的人道處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以上專題由鄭景懋編輯,海青青播報,謝謝收聽#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鄭景懋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