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警察也可以說謊!因反送中入獄的阿T 出走海外

220
阿T於2022年底離開香港,前往加拿大申請政治庇護。(照片由特約記者蕭萓拍攝)

一場反修例運動令港人備受衝擊,逾萬人涉示威被捕,泛民主派瓦解,政局迎來巨大轉變。四年過去了,這場運動改變不少香港人的命運。

年約40歲的阿T ,在反修例運動被檢控3 次,兩度被法院判刑。2021年出獄後,因為不想牽連未婚妻,加上沒法適應香港的改變,毅然離開香港,獨自前往加拿大申請政治庇護。

為保護民眾反遭港警誣告

回憶4 年前的2019 年,正值社會運動熾熱,在地盤工作的阿T,8 月底下班後途經深水埗鴨寮街,遇上抗爭的人群,突遭警方圍封並掃射催淚彈,他與幾名年輕人被圍困,最終被警方以涉嫌非法集結罪拘捕,其後獲得保釋。

阿T只是一名有正義感的市民,卻被捲入社運的浪潮,他沒有想過為了救人,會帶來牢獄之災。他回憶在2019 年10 月31 日,即「8.31」太子站襲擊事件發生後兩個月,逾百名市民聚集太子站附近紀念,他從報導中得知警方將針對年輕人或組織者進行清場行動。雖然阿T在保釋期間,仍趕至現場聲援,當時他看見警方發射催淚彈驅散人群,大批年輕人在逃跑之際,一輛沒標誌的汽車衝向人群,他的反射動作令他拿起旁邊的塑膠路障(雪糕筒)擲向該輛汽車,以免撞傷人群。誰知汽車原來屬於便衣警員,他隨即遭到毆打及拘捕。

投訴警察施暴 再遭打擊報復

阿T被控涉嫌刑事毀壞罪,更被警察打得遍體麟傷。他形容在現場已經被打傷,由便衣抬上警車後,再次遭到毆打,送抵警署後被繼續施暴,阿T幾經爭取才被送到醫院驗傷及治療。義務律師看見他的傷勢後,建議他向監警會投訴警察傷害罪,他為討回公道決定投訴,然而此舉令他受到連串打壓。

這起案件很快被起訴到法院,據阿T憶述,警方否認濫用暴力,亦不承認送他到醫院治療,稱醫療報告不成立。雖然律師找到現場錄像作為法庭的證據,惟法官不接納,也不相信驗傷報告,最終被判刑9 個月。

阿T:『(原音)法官覺得我反抗所以導致這個傷勢,我覺得法官最後判詞也在偏幫警察那方。由那一天開始,我已經感覺到香港完全沒有法律,原來警方可以(法庭上)說謊。』

牢獄生涯當然並不好過,阿T回想,除了被懲教人員言語侮辱外,對政治犯待遇不公。期間他患上輕微創傷後壓力症,並且因為寫信訴說心情不佳,一度被轉介小欖精神病院,幸而醫生證實他沒事,才被送回塘福懲教所。

然而,阿T 仍被警方監視,他們更3 次到監獄要求他取消監警會的投訴。阿T猶記得,警方曾威脅如不取消,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他仍然拒絕徹訴。阿T認為,這個導致警方起訴他另一項涉嫌非法集結罪,令他再度判入獄9個月,最後在2021 年8 月完成所有刑期。


阿T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曾被檢控3項罪名,並兩度被判入獄。(照片由特約記者蕭萓拍攝)

毅然出走 在他鄉繼續為香港奮鬥

重獲自由的阿T沒有特別興奮。他直言沒法適應香港的改變,她不再是法治社會,亦沒有汲取2014 年雨傘運動和2019 年「反送中」運動的教訓,這個城市沒有希望。2022 年9 月,他選擇離開土生土長的地方,輾轉抵達加拿大。

目前,阿T已向加拿大有關部門申請政治庇護,暫以難民身份居留,得到當地關注港人組織的協助,已找到工作及住處。經歷香港一段黑暗的日子,他仍然記掛在獄中的朋友,除願意在海外繼續爲手足發聲外,也會參與聲援活動做義工。

阿T:『(原音)我要告訴全世界香港發生什麼事、「47人案」發生什麼事,可能其他國家不知道我們的力量,但我們會盡量做下去,讓其他國家知道。我們不是暴徒,我們是為了香港的將來。』

他坦言,由於有刑事案底,加拿大當局不一定批准其永久居民身份。如果沒法留在加拿大,他便到處流浪,也不會重回不再認識的香港。(本台特約記者蕭萓)


阿T(左2)願意在海外為手足發聲,並參與聲援活動做義工。(照片由特約記者蕭萓拍攝)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蕭萓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