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引爆香港政經危機,一國兩制陷入挑戰,不但警民衝突持續升溫、空運癱瘓,且港股大跌,今年經濟成長率恐歸零。而台港產業連動性低,台灣產業應不會受到直接衝擊,不過,隨著資金、人才陸續自香港撤出,台灣除了迎來一波移民潮,加速房產去化速度外,能否成為這些資金與人才外移避險的終點站?ff0000″>吸引香港外移資金、人才來台 工商團體這樣看
對於香港資金與人才外移,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認為,香港高等教育品質好,培育不少人才,而台灣除了民主自由外,物價、生活條件也都較香港舒適,讓台灣有可能吸引到當地的優秀人才來台。不過,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則持不同看法,認為台灣雖迎來移民潮,主要是一般民眾,人才不見得會來,可能會轉往美國、新加坡發展,而在資金方面,國內法規稅率高,對這些資金而言並不具吸引力,較可能轉往新加坡避險。他說:『(原音)我想很難,如果要回來(來台)用外資回來,外資回來股利所得是21%,也不會有台灣自有資金回來,那要課稅的。』
賴正鎰則呼籲政府應在此時祭出一些優惠措施,例如租稅、獎勵投資方面優惠,並提出金融相關的開放政策,來吸引自香港撤出的資金與人才,尤其香港近年積極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台灣在這方面很強,政府應加強宣導、招商、說明,來吸引他們來台。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台灣欠缺中高階人才,而香港主要以金融服務業、不動產、顧問諮詢業多,這類中高階人才,英語能力、國際化能力強,各國都想要納為所用,但是台灣在薪資、福利等方面能否提出優於其他國家的條件,將是挑戰。
香港反送中抗爭,港人為爭取民主自由,在政治、經濟、生命安全都付出極大代價,然而台灣除了緊盯香港局勢發展外,也應做好準備,以隨時因應各種變局,包括成為自香港外移資金、人才的避險終點站。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謝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