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漂流瓶/在台「勇武」:來台後的感受有如時空錯置

464
「反送中」事件中,來台尋求協助的港青Eric(化名)接受央廣專訪。(詹婉如 攝)

香港「反送中」運動至今,媒體報導,曾有數十位港青來台尋求協助,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代表梁兆玉接受央廣專訪時說,目前有十餘名已留在台灣,當然,這些皆非官方統計,但他們究竟在哪裡?經過2個月的尋覓,央廣記者找到願意受訪的在台港青,他們在台灣民間組織協助下,有的依個案處理程序就醫、就學,也有的拿「觀光」簽證來台,没有合法工作權,只能靠接濟度日。ff0000″>庇護「辦到好」? 港人盼台難民法確立規範 

梁兆玉說:『(原音)香港大搜捕正在進行,因為香港暴動罪起控的門檻很低,但是判刑就很重,最高可達10年,所以現在香港人為了避免港府羅織罪名在他們身上,所以已經有一些香港人到台灣,向民間的一些組織尋求庇護。』

梁兆玉說,就她所知,此刻,受到司法檢控,恐被判暴動罪的香港青年在台,已達十多位,她呼籲台灣政府通過難民法草案,確立明確機制,讓需要協助的港人,能在台灣找到安身之所。

的確,像香港上班族Gary持旅遊簽證來台,雖在民間組織的協助下,他可延長在台居留許可,但這段期間,無合法工作權,需仰賴原有的存款和外界資助度日,他不知這樣在台當「觀光客」還要多久,更無法為自己訂定下一階段的人生目標,現在的生活,對他而言,就像個海中漂流物,始終摸不到岸。

他說,此時,有人在網上打著協助來台「辦到好」的廣告,這對需要庇護的港人來說是塊浮木,但根本無從分辨真偽。Gary說:『(原音)例如說,香港有個討論區上面,有些說自己是比較著名的人,他說能協助我們,但我們不知他著名在什麼地方,只是聽過他的名字,他說他能協助就找他幫忙,他介紹一些不名來路的管道,但不知他是不是警察,或中共的特務,還有不知道網上的那個人是真的還是假的,很難去衡量、決定。』

根據台灣現行「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18條明定,「對於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緊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門居民,得提供必要之援助。」但是具體施行的辦法為何?相關財源在哪兒?當前,似乎仍得仰賴躺在立法院的「難民法」。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詹婉如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