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17年來首個沒內地客的五一 黃店遭「懲罰」業績大增5成

497
香港網民在五一黃金周發起「光顧黃店」運動,許多挺反送中運動的黃店在連假期間湧入大批消費者。(路透社/達志影像)

香港去年6月發起反送中運動,即便在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當前,運動仍未有間斷,4月30日開始的「五一黃金周」是運動開始後第一個長周末假期,也是第一個沒有中國旅行團的黃金周,網民發起「懲罰黃店」(光顧黃店)運動,民間團體也舉行黃金周支援黃店計畫,主辦單位估計四日營業額超過1億港元,約有超過2300間「黃店」參與,據店家透露,今年營業額比平常的假日還成長5成。

自從九七後,香港一直是中國五一黃金周長假的熱門旅遊消費地點,但今年受到疫情及反送中運動影響,成了香港第一個沒有中國旅行團與觀光客的五一長假,網民號召在五一黃金周「懲罰」黃店,呼籲民眾前往挺反送中運動的黃店消費並打卡,建立屬於香港人的五一黃金周。同時也有多個民間團體聯合舉行「黃金周支援黃店計劃」,最後多達2000多間店舖參與。

由於反送中運動口號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剛好與五一勞動節、五一黃金周吻合,加上黃金周的黃,又與支持反送中運動的黃店吻合,吸引大批支持反送中運動民眾以及黃店響應,推出像是顧客高舉五一手勢或者喊出反送中運動口號就可以獲得優惠等,讓活動期間不少黃店均大排長龍。

估40萬人參與 各大黃店大排長龍

《美國之音》訪問深水埗一家經營網路系統工程的黃店負責人梁先生便表示,該店以承接工程為主,散客不多,但參與五一活動後,多了市民專程來參觀、拍照或購物,營業額比平常假日業績還成長50%。

此外,綜合港媒報導,許多知名黃店,像是銅鑼灣鬧市的龍門冰室、幸福週末及木衛二香港鑄茶所等黃店,都有多人在門外排隊,而鄰近被指是藍店的「老虎堂」及「幸福堂」則門可羅雀。而像是活一鮮、元朗滔滔甜品、大埔暢和麵家…等等飲食店也都出現人龍,甚至還有網民呼籲民眾要分散消費,增加偏遠或人少店家的生意。

挺黃色經濟圈活動也受到中國駐香港機構中聯辦的關注,更於5月2日發出新聞稿痛批是罔顧自由市場機制,人為製造分裂,是一種政治綁架經濟的「政治攬炒」(同歸於盡)。

根據統計,受疫情影響,今年香港五一黃金周是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之後第一次沒有中國旅行團,5月1日、2日兩天合計僅219名中國旅客入境,而過去單日通常有超過10萬人次入境。

沒有中客讓港人「很舒服」 支持黃店是良知

在葵涌廣場光顧黃店的香港市民林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幾乎沒有中國旅客的五一黃金周覺得「很舒服」。林先生表示,支持黃店是因為「良知」,他認為中聯辦批評黃色經濟圈企圖干預香港人的消費及選擇自由,黃色經濟圈反映的是香港人抗爭生活化,希望做到經濟自給自足,減少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

林先生認為:「黃色經濟圈」的理念就是一個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的,有時有些顧客見到我們被政府打壓、留難、欺負,他們過來叫做'懲罰'(光顧)或者購買我們的產品,或者光顧我們,我覺得是一個支持。所以我們有些產品是好賣的,我們都Share(分享)到一些生意沒那麼好的黃店那裡去幫忙。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表示,今次五一黃金周尚算成功,能聚集同聲同氣的人,當中共大力打壓時,支持民主的人有機會互相扶持及肯定,相當重要。

據統計,連4日後五一黃金周活動主辦單位估計,參與人數超過40萬人,有2305家黃店參與,估計營業額超過1億港元(接近1300萬美元),活動網頁瀏覽人數達到21萬人次。

新聞引據:、美國之音、立場新聞
撰稿編輯:陳文蔚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