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港府新聞處供圖)
法新社報導,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11日)矢言要徹底改革香港的教育體系,並稱其通識教育課程助長了去年暴力的民主抗議活動。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目前的中學課程比喻作「無掩雞籠」,也就是「沒有屋頂的雞舍」,並表示她的政府將很快會公佈未來的教育計劃。
立場親北京的「大公報」今天刊載一篇對林鄭月娥的專訪,她在專訪中表示,「就未來如何處理通識教育科,我們一定會在今年內向公眾說明清楚。」
她的言論很可能激怒許多香港民眾,他們害怕在政治局勢再次緊張之下,北京當局政治正不斷削弱這座城市的自由程度。香港的自由開放,一向是這座國際城市的主要吸引力。
在北京的支持下,香港政府正在推動一項禁止侮辱中國國歌的法案,同時,建制派領導者正在遊說一項反煽動法。
香港的通識教育科於2009年開始實行,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學科。學校被允許自行選擇其教學方式。
但這已成為要求香港學校施行更多愛國教育的中國官媒和親北京政治人物們的眼中釘。
林鄭在今天的專訪中說,她認為,目前的課程允許教師灌輸學生他們自己的政治偏見,因此需要政府更大的監督。
去年,連續7個月由青年主導的爭民主抗議活動震撼了香港,共計有數百萬人上街示威。這些示威活動經常升級成暴力的警民衝突。
港府迄今共逮捕了8,000多人,其中約17%被捕者是中學生。
大規模逮捕行動和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迫使香港進入了一段平靜時期。
不過,隨著香港成功地遏止了COVID-19疫情,並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後,小型抗議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再度出現。
10日,香港鎮暴警察在多個購物中心追捕快閃抗議者。
警方後來在旺角用胡椒噴霧和警棍對付示威者、旁觀者和記者。多人在衝突中被捕,其中多數為年輕人。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張雅涵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