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會 學者:習可能釋權聯合次要敵人

432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25日表示,他評估習近平在這屆四中全會,有可能釋出一些權力,讓原本的次要敵人,變成可以合作的對象。(資料照/王照坤 攝)

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預定28日召開,面對經濟發展、香港反送中、美中貿易戰等諸多內外情勢挑戰,這屆四中全會的權力操作也備受關注。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今天(25日)受訪表示,沒有處理好內外部事務的習近平,高度集中的權勢會因此下滑,所以他評估習近平在這屆四中全會,有可能釋出一些權力,讓原本的次要敵人,變成可以合作的對象。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表示,習近平改變了中共從鄧小平以來的集體領導運作模式,但香港、西部地區集中營等內部事務,持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切,而外部的美中貿易戰也讓中國的面子與裡子盡失,都有可能讓習近平面對黨內挑戰時,其權勢有可能會急速下滑。

雖然如此,「四中全會真的敢批評習近平嗎」?吳瑟致進一步分析,從中共黨政發展角度而言,不可能出現大肆批評、百家爭鳴,但面對內外情勢以及個人權勢威望的下滑,習近平應該會做自我檢討或自我批評,也很有可能釋放出些許權力,吳瑟致說:『(原音)我個人認為有可能習近平除了自我批評之外,有可能他會朝向擴大黨內派系的權力分享,他不會回到過去的所謂集體領導的方式,但是會釋出某程度的權力,來去讓原本次要的敵人變成還可以合作的對象。』

美中關係與香港事務是習近平的主要壓力來源,但吳瑟致指出,香港事務會讓習更為謹慎,為了對黨內有所交代,吳瑟致評估習將重新安排一些港府人事,但並不包括撤換特首林鄭月娥,而有可能是更換某些司局首長,希望以此降緩北京政府對香港事務指指點點的形象。此外,吳瑟致認為,台灣事務在四中全會也是一個重要面向,但應只是老調重彈。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王照坤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