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 (圖:首相府)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6日提出10月15日這個日期,作為英國與歐洲聯盟敲定後脫歐時期貿易協議的最後期限。
英國雖已在1月31日結束與歐盟近50年來的關係,但仍在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裡,必須在2020年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前,為自己未來的對外關係進行談判。
就在指控對方不肯妥協、以及政治邊緣政策,使得會談日益艱難之際,英國和歐盟本週將在倫敦恢復第八輪談判。
根據「週日郵報」(Mail on Sunday)5日報導,英國首席談判代表佛羅斯特(David Frost)在罕見地接受報紙訪問時,並未做出什麼表態來升高外界對會談將取得突破的期盼,只承諾不會對倫敦的紅線做出讓步
布魯塞爾已表示,由於需要進行文本翻譯、還要讓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批准,因此10月中旬將是敲定協議的期限。
儘管數月來始終拒絕確認一個確定的截止日期,但這次強生同意了。
根據首相辦公室公佈的聲明,強生說,如果要讓協議在年底生效,英國就需要在10月15日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之前,和歐洲的朋友們達成協議。
強生表示,因此超出這個時間點的思考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屆時未能取得共識,那麼他看不出雙方之間能敲定自由貿易協議。
對外界憂心一旦會談失敗恐導致「無協議」的混亂,強生則不予理會。他表示,一旦如此,英國和歐盟將有一種「澳洲式」的協議,或類似於英國與加拿大和其他國家同意的協議。
澳洲和歐盟並未達成全面的貿易協議,因此大部份貿易是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法規與關稅進行。一旦英國採行澳洲式的寬鬆貿易模式,雙方將按照WTO法規交易。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吳寧康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