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成立太魯閣號事故捐款專戶引發質疑,有立委質疑現行公部門募款無法可管,多名立委都呼籲應予以法制化,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19日)表示,公益勸募條例沿用至今,但整個社會情勢與社會福利制度已完全不同,他非常同意政府收受相關捐款法制化,也會在3個月內提出修法。
因應太魯閣號事故,衛福部設立專戶,整合各界愛心捐款,但成立的依據與運用的方向引發質疑,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9日特地安排衛福部長陳時中與相關部會專案報告。陳時中報告時指出,根據公益勸募條例第五條規定,各級政府機關在平時不得發起勸募,但遇重大災害或國際救援時則不在此限,且2014年高雄氣爆、2015年八仙塵爆等事件,中央及地方政府皆有成立捐款專戶的前例。
多位立委質詢時都建議政府應將收受重大災害事故捐款法制化,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指出,有關中央或地方政府勸募,舉凡勸募後的監理、使用、與捐款人的關係,剩餘款如何處理,現行公益勸募條例都缺乏規範。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則指出,每次的案件不同,災害後的社會愛心款項應予以法制化,且應參照這次處理的兩大原則,包括政府被動承接捐款責任以及善款一毛不留。她說:『(原音)災害之後,社會愛心是不是會變成一筆款項,用金錢來度量的時候,那這一件事情是不是在這麼多年後該進入法制化,來處理每一次都不相同的個案,這個真的有討論的必要。』
對此,陳時中表示,衛福部當然同意這樣的方向,將在3個月內提出初步修法方向。他說:『(原音)至於法制化,我們是非常的歡迎,我們也希望能夠盡快提出相關的修法,畢竟以前這個勸募條例到現在,整個社會的情勢跟社會福利制度的健全已經完全不同了。』
陳時中強調,社會的善心應適當分配,而非用來填補政府沒有做到的事,政府也已很進步,相關救助、醫療、社會制度都在,政府不會因為捐款,就沒有做到本來制度面上應做的事,兩者應分清楚。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