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37死再創單日新高 19天212人染疫亡 發病到離世平均8.3天

17
台灣5日新增37例武漢肺炎(COVID-19)死亡案例,創單日新高。圖為戶外篩檢區情形。 (資料照 / 圖:中央社)

台灣今天(5日)新增37例武漢肺炎(COVID-19)死亡案例,創下單日新高,當中有一位是住在台北市的30多歲男性,有萬華活動史,初步調查沒有慢性病史。國內從5月18日到今天共19天,已有212人染疫死亡,指揮中心表示,統計到昨天,死亡個案平均年齡72歲,當中有近9成大於60歲,超過8成1有慢性病史,從發病到死亡平均只有8.3天。

國內5日新增476個本土確定病例,及校正回歸35例,總共511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當中以新北市229例最多,其次是台北市144例,苗栗縣也有66例。

新增的37個死亡案例中,有25位男性、12位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指出,當中的30多歲男性死亡個案住在高風險區,很早就已發病。

周志浩:『(原音)大概5月中旬的早一點的時候就開始發病,然後一直在住院,直到6月1號的時候往生,這裡面我們經過仔細跟他問了之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問到說他有一些潛在的慢性病,但是這部分的話,因為在問的時候,他那時候身體狀況也沒多好,所以我們會進一步再了解他的身體情形。』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分析到4日的死亡案例,大於60歲的個案達89.1%,平均年齡72歲,當中有81.7%的人有潛在慢性病史,而從發病到死亡平均日數是8.3天。

羅一鈞說,對於重症處理原則,無論是指揮中心或台灣重症醫學會,都有制定相關的處置指引,而未來也將加強監測隱形缺氧的情況。羅一鈞:『(原音)如果已經演變成重症的話,如何可以降低死亡率,那就是我們講那5大方向,關於氧氣的怎麼處理,可以用一些像是俯臥治療的方法,來增加他的氧氣濃度,然後抗凝血的藥物等等;不過,當然更前端就是說如何在輕症的階段,能夠找出一些已經出現所謂不管叫做「寧靜缺氧」或「快樂缺氧」這些的民眾,能夠及早來發現。』

指揮官陳時中也提到,台灣現在的致死率從上上星期的1點多個百分點,到現在是2.0,指揮中心將會積極準備相關醫療量能,希望將致死率往下降。

延伸閱讀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國維
央廣新聞原文